[發明專利]基于3G網絡的無線模塊并發測試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4507.5 | 申請日: | 2010-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0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6 | 分類號: | H04W24/06;H04L12/26;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 |
| 地址: | 20033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3g 網絡 無線 模塊 并發 測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3G(第三代數字通信)環境下,移動終端的無線通訊模塊的并發操作測試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對無線通訊模塊的并發能力進行測試的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通訊模塊(也即無線模塊)在同時進行多個功能時,容易出現缺陷,而目前對無線通信模塊進行的AT命令測試,主要是單個功能的測試。即使有個別的復雜多功能的并發測試,也是通過手動操作實現,很難實現大規模和長時間的并發測試。在3G環境下,無線通訊模塊連接到電腦上后,會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串口,為本發明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因為各個串口之間互不干涉,并且都是在同一無線模塊上進行工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對無線模塊的測試都是單個功能的測試,很難實現并發測試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3G網絡的無線模塊并發測試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一種基于3G網絡的無線模塊并發測試方法,其特點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無線模塊連接到電腦上,電腦識別出該無線模塊;
S2、利用電腦上的調制解調器端口配置無線模塊的調制解調器,建立撥號連接,確認網絡連接正常;
S3、用電腦上的串口工具打開AT端口,在該AT端口對基本操作進行功能測試或負載測試;
S4、在步驟S3測試的同時,通過步驟S2建立的無線網絡進行上傳或下載,同時監視網絡情況;
S5、通過觀察測試結果,確定基本操作是否會影響上傳下載,或者上傳下載是否會影響基本操作。
較佳地,步驟S3中所述的串口工具為WINDOWS操作系統自帶的超級終端工具。
較佳地,步驟S3中的測試包括在AT端口手動輸入AT命令,或者利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在AT端口進行測試。
較佳地,步驟S3中的基本操作包括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息或者編輯電話簿。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3G網絡的無線模塊并發測試方法,其特點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無線模塊連接到電腦上,電腦識別出該無線模塊;
S2、利用電腦上的串口工具打開調制解調器端口,確認AT命令通訊正常;
S3、利用電腦上的串口工具打開AT端口,在該AT端口對基本操作進行功能測試或負載測試;
S4、在該調制解調器端口對基本操作進行功能測試或負載測試;
S5、通過觀察測試結果,確定所述AT端口和調制解調器端口之間的相互影響。
較佳地,所述的串口工具為WINDOWS操作系統自帶的超級終端工具。
較佳地,步驟S3和S4中的測試包括在AT端口手動輸入AT命令,或者利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在AT端口進行測試。
較佳地,步驟S3和S4中的基本操作包括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息或者編輯電話簿。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提高測試覆蓋率及提高測試效率,幫助改進無線模塊軟件并發能力。本發明具有以下兩個優點:一、結合了自動化測試和手工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一個串口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進行測試,另外一個串口用手工測試。分開來每個串口都可以進行功能或者負載測試,而結合在一起就是并發測試。二、在進行測試時,可以模擬平時常用的一些并發操作,比如一邊上網一邊打電話等,并對這些操作進行長時間的測試,比如無線網絡長時間處于連接狀態,利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反復測試無線網絡的狀況等,從而提高測試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是一種實現無線模塊功能并發測試的方法,基體來講,可以分為兩類測試。一是無線模塊的基本功能(除撥號上網)和模塊撥號上網的并發測試。二是無線模塊基本功能(除撥號上網)之間的并發測試。因為上網功能是無線模塊的一個主要功能,所以這里將其單獨提出。下面分兩個實施例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希姆通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45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