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內(nèi)服藥物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33140.5 | 申請日: | 2010-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4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湛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P3/10;A61K35/37;A61K35/56;A61K35/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2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糖尿病 內(nèi)服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純中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內(nèi)服藥物。
背景技術
糖尿病中醫(yī)稱消渴,又叫“消癉”。后來又分為上消、中消、下消三消,嚴格來說,消渴不一定是糖尿病,應以多飲、多食、多尿,尤其是應以尿中有甜味為特征才能確定為糖尿病。中醫(yī)認為多因過食肥甘,嗜好飲酒、飲食失節(jié)或情志失調(diào),勞逸失度,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所致。如《靈樞·五變篇》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是指在母體胎養(yǎng)不足所致。《外臺秘要·消渴門》說;“消渴者,原其發(fā)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fā)即小便至甜;長期過食甘美厚味,使脾的運化功能損傷,胃中積滯,蘊熱化燥,傷陰耗津,更使胃中燥熱,消谷善饑加重;胖人多痰,痰阻化熱,也能耗損陰津,陰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熱,燥熱復必傷陰。如此惡性循環(huán)而發(fā)生消渴病;由于長期的情志不舒,郁滯生熱,化燥傷陰;或因暴怒,導致肝失條達;氣機阻滯,也可生熱化燥,并可消爍肺胃的陰津,導致肺胃燥熱,而發(fā)生口渴多飲,消谷善饑。陰虛燥熱日久,必然導致氣陰兩虛。陰損及陽而出現(xiàn)氣虛陽微現(xiàn)象,由于肺、胃、腎三經(jīng)陰氣虛,陽氣被遏而出現(xiàn)的陰陽兩虛病證。外感六淫,燥火風熱毒邪內(nèi)侵散膏(胰腺),旁及臟腑,化燥傷津,亦可發(fā)生消渴病。一般認為主要是由于素體陰虛,五臟柔弱,復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情志失調(diào),勞欲過度,而導致腎陰虧虛,肺胃燥熱;病機重點為陰虛燥熱,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
西醫(yī)認為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等而引發(fā)的糖、蛋白質(zhì)、脂肪、水和電解質(zhì)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主要以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xiàn),即“三多一少”癥狀。所謂“三多”是指“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指“體重減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丟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能量缺乏需要補充引起食欲亢進,食量增加。同時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因而病人易產(chǎn)生饑餓感,食欲亢進,老有吃不飽的感覺,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飯,主食達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顯增多,還不能滿足食欲。多飲:由于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fā)生細胞內(nèi)脫水,刺激口渴中樞,出現(xiàn)煩渴多飲,飲水量和飲水次數(shù)都增多,以此補充水分。排尿越多,飲水也越多,形成正比關系。多尿: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5000毫升,最高可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shù)也增多,一二個小時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晝夜可達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濃度增高,體內(nèi)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出現(xiàn)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消瘦(體重減少):由于胰島素不足,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zhì)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和熱量。其結果使體內(nèi)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zhì)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丟失,病人體重減輕、形體消瘦,嚴重者體重可下降數(shù)十斤,以致疲乏無力,精神不振。目前,西醫(yī)治療糖尿病多采用胰島素、二甲雙胍、苯乙雙胍、降糖靈類、維生素、為防感染,用抗生素治療糖尿病,西藥毒副作用大,停藥后易復發(fā),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中藥多以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決》為主加減治療,服藥時間長,效果不明顯,治愈率低,皆不理想。
發(fā)明內(nèi)容
中醫(yī)學認為多因過食肥甘,嗜好飲酒、飲食失節(jié)或情志失調(diào),勞逸失度,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湛,未經(jīng)王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3140.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針管回彈注射器
- 下一篇:一種治療各型痛經(jīng)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