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式恒流驅動LED日光燈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31625.0 | 申請日: | 2010-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8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忠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忠訓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23/00;H05B37/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輔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楊海燕 |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驅動 led 日光燈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燈,尤其是帶有恒流驅動電源的LED日光燈,屬于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LED是特性敏感的半導體器件,又具有負溫度特性,因而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穩定工作狀態和保護,從而產生了驅動的概念。LED器件對驅動電源的要求近乎于苛刻,LED不像普通的白熾燈泡,可以直接連接220V的交流市電。LED是2~3伏的低電壓驅動,必須要設計復雜的變換電路,不同用途的LED燈,要配備不同的電源適配器。現有的恒流驅動電源是分體式的,需要用隔離變壓器,整個系統的體積大,設計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LED燈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一體式恒流驅動LED日光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體式恒流驅動LED日光燈,包括LED燈串D1-Dn,LED燈串D1-Dn聯接有恒流驅動電路,該電路包括恒流驅動模塊U;恒流驅動模塊U的VA端接電阻R1、再與電阻R2串聯,到恒流驅動模塊U的VB端;電阻R1與電阻R2的連接點接恒流驅動模塊2的IS端,電容C3與電阻R2與并聯;恒流驅動模塊U的VB端與LED燈串D1-Dn的正極相聯,到LED燈串D1-Dn的負極到地;恒流驅動模塊U的VA端與電解電容C2的正極聯接,與電阻R4并聯,并與二極管ZD1串聯二極管ZD3、二極管ZD2串聯二極管ZD4的負極并聯;二極管ZD1與二極管ZD3的連接點接保險器F到交流電源AC的一端;二極管ZD2與二極管ZD4的連接點經電容C1,與電阻R3并聯后接交流電源AC的另一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用隔離變壓器,縮小了整個系統的體積,降低了設計成本。主要應用于家庭照明和景觀照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一體式恒流驅動LED日光燈,包括LED燈串D1-Dn,LED燈串D1-Dn聯接有恒流驅動電路,該電路包括恒流驅動模塊U;恒流驅動模塊U的VA端接電阻R1、再與電阻R2串聯,到恒流驅動模塊U的VB端;電阻R1與電阻R2的連接點接恒流驅動模塊2的IS端,電容C3與電阻R2與并聯;恒流驅動模塊U的VB端與LED燈串D1-Dn的正極相聯,到LED燈串D1-Dn的負極到地;恒流驅動模塊U的VA端與電解電容C2的正極聯接,與電阻R4并聯,并與二極管ZD1串聯二極管ZD3、二極管ZD2串聯二極管ZD4的負極并聯;二極管ZD1與二極管ZD3的連接點接保險器F到交流電源AC的一端;二極管ZD2與二極管ZD4的連接點經電容C1,與電阻R3并聯后接交流電源AC的另一端。
恒流驅動模塊U為LC1920,應用電壓范圍為5-90V,輸出電流為10-20mA可調。由于較高的耐壓,在多燈串聯的應用中,只需要少量的外部元件,就可以實現交流輸入應用。在正常工作下LC1920具有很高的恒流精度,在±3%以內。
R1、R2電阻的選擇:
LC1920的輸出電流是通過電路中的R2進行調節的,在其內部有一個0.6V的基準源,通過IS端電壓反饋,來達到恒流的目的。如果驅動20mA的LED,那么R2的電阻為:
R2=0.6V/20mA=30Ω
對于線性LED驅動,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功耗問題,一個設計合理的電路,可以使效率做到90%以上,但如果設計參數不對,就會造成芯片過熱,而不能正常地工作,對上圖的應用電路,假設輸出電流為20mA,VA-VB壓差為70V,如果不考慮R1,那么消耗在LC1920上的損耗為:
Ploss=70V×20mA=1.4W
那么按照熱阻150℃/W,溫升為200℃左右,再加上環境溫度遠遠高于最大允許結溫150℃。所以在設計中加了一個功耗分擔電阻R1,通過功耗的合理分配可以使芯片安全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忠訓,未經李忠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316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