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用液態CO2防滅火工藝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010229737.2 | 申請日: | 2010-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2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束永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束永保 |
| 主分類號: | E21F5/06 | 分類號: | E21F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態 co sub 滅火 工藝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滅火技術,尤其是一種利用液態二氧化碳防治煤炭自燃的防滅火工藝及裝置。
二、背景技術
礦井火災是煤礦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而煤炭自燃又是礦井火災的主要形式,“十五”期間,全國657處重點煤礦中,有煤層自然發火傾向的礦井占54.9%,自然發火期在3個月以內的礦井占50%以上,每年自燃形成的火災近400次,煤自燃氧化形成火災隱患近4000次,僅我國北方煤田累計已燒毀煤炭達42億t以上。目前,綜采放頂煤技術得到大力的推廣和應用,使煤礦生產效率大幅提高,但該方法冒落高度大、采空區遺留殘煤多、漏風嚴重,使得礦井煤炭自然發火頻繁發生,已成為制約礦井安全生產與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國新疆、寧夏、內蒙等區還存在大面積的煤田火災,每年燒損煤量1000~1360萬噸,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煤炭自燃產生大量的SO2、H2S、CO和CO2氣體,嚴重污染環境;煤田火災還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使土壤沙漠化。為了防止煤炭自燃,目前廣泛使用灌漿、噴灑阻化劑、汽霧阻化、注凝膠、注惰氣、噴漿堵漏、壓注惰性泡沫等防滅火技術,用于防止采空區漏風、
這些技術雖然對防止煤炭的自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成本高、使用效果不夠理想。中國專利號:101618255A公布了一種礦用二氧化碳防滅火工藝及裝置,它主要是借助液態CO2汽化后產生的壓力通過管路將其注入井下火區,利用CO2進行降溫和惰化實現防滅火。由于以氣態CO2注入井下火區,其冷卻降溫作用不明顯,且長距離管道輸送,易發生管路泄露等問題,也會增加企業管道維護工作量。因此,該技術不適用于將液態CO2以近距離直接注入井下火區。
三、發明內容
(一)發明的目的
鑒于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以及煤礦井下注氮工藝防滅火設備價格高、使用效果不夠理想,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將液態CO2運至井下火區及以液態灌注火區的防滅火工藝及裝置。
(二)技術方案
礦用液態CO2防滅火工藝,需要制作出液態CO2貯運罐,組成液態CO2貯運罐列車,將液態CO2運至井下火區附近,再接較短管路,以近距離將其直接注入火區。
系統組成:包括液態CO2槽車、液態CO2貯運罐、汽化器,以及自增壓管路、進出液管路等。
在地面,運送液態CO2的槽車,其槽車接口經進出液總閥將液態CO2充裝入各液態CO2貯運罐,開啟其自增壓系統;充裝好的各液態CO2貯運罐運送到井下,按順序連接掛車,用機車牽引到火區地點;在火區地點,先打開灌注閥及首個液態CO2貯運罐的單元進出液閥,將液態CO2灌注到火區進行防滅火,待首個液態CO2貯運罐放完后關閉其單元進出液閥,然后依次逐個液態CO2貯運罐向火區灌注,每當一個液態CO2貯運罐放完后則關閉其單元進出液閥,直至將整個液態CO2貯運罐車組灌注完畢為止。
液態CO2貯運罐設有自增壓系統,由自增壓出液閥、自增壓出液管、自增壓出液總管、汽化器、自增壓進氣管、自增壓進氣總管、自增壓進氣閥等構成。汽化器采用空浴式汽化器,來自液態CO2貯運罐的低溫液態CO2在汽化器中與環境空氣進行熱量交換,使液態CO2氣化為增壓氣體并回至液態CO2貯運罐上部氣相空間。
液態CO2貯運罐設有壓力表、液位表和安全閥。
(三)技術效果
本發明是一種用于礦用液態CO2防滅火工藝及裝置,解決了液態CO2貯運罐由地面安全運輸至井下、避免灌注管道結冰堵塞及CO2以液態注入火區的關鍵技術;是一種高效使用的礦井防滅火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束永保,未經束永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973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泵軸的軸承組件的潤滑劑保持件
- 下一篇:具有可樞轉的刀片單元的安全剃刀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