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25925.8 | 申請日: | 2010-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9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純偉;鄒生成;刁建民;王東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泰豐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D02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100 山東省萊蕪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 纖維 皮馬棉 細旦天絲大 提花 面料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品面料,具體地說是一種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人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會迅速生長繁殖,并通過接觸傳播疾病、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紡織品是這些微生物的良好生存之地,也是疾病的重要傳播源,為杜絕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細菌交叉傳染,具有健康功能型的面料將成為21世紀面料的發展趨勢。目前傳統的大提花面料主要以純棉面料為主,其不足之處在于:僅有傳統的吸濕、柔軟等特點,沒有抗菌功能,不能阻止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生長,保健功能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采用蜂窩狀微孔結構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混紡制成,具有抗菌、耐洗、吸濕、柔滑飄逸、舒適作用的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的生產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由經緯紗交織而成,其特征在于:織造采用的經、緯紗線均為60S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混紡紗線,經向密度為551——964根/10cm,緯向密度為472——708根/10cm。
該混紡紗線強力不低于170CN,斷裂強力CV%控制在8%以內,條干均勻CV%在12.5%以內,重量CV%控制在1.8%以內,伸長不勻率在10.0%以下。
上述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大提花面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60S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混紡紗線:
(A)、清花工序:
選用抗菌纖維、皮馬棉和細旦天絲作為原料混紡,投料前噴灑水和非離子型抗靜電劑進行預處理,將纖維均勻松開,堆放高度控制在50-60cm,在溫度25-28℃、濕度68-72%下,堆放平衡24小時,使非離子型抗靜電劑滲入到纖維中,保證纖維在以后各道工序中處于放濕狀態,以防止靜電;
所述預處理的具體措施如下:用濃度為1.0-2.5%的非離子抗靜電劑,噴灑時噴霧器噴出的水霧,使纖維受潮均勻,噴灑完畢后,要把纖維每隔24-48小時翻拌一次,共翻拌2次,然后悶16小時,再攤開陰干8小時后再進入下一個生產工序,以保證纖維的可紡性及紗線的最終質量;
(B)、梳棉工序:
控制溫度26-28℃,濕度70-72%,梳棉錫林速度330轉/分鐘,道夫速度17-19轉/分鐘,蓋板速度120-160轉/分鐘;由于抗菌纖維強力較普通滌綸低,纖維強力在2.8-3.5CN/detx之間,梳棉速度比棉純紡慢6%~10%左右,因此選擇大角度刺輥針布(AT5600×05611)、低齒高密錫林針布(AC2515×01660),較好地解決了轉移難、分梳不足的問題,使梳棉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
(C)、并條工序:
工藝參數采用“較大羅拉隔距、減小后區牽伸、增大前區牽伸”的原則,其中羅拉隔距為8×16mm,末并后區牽伸縮小到1.19倍,經過工藝調整,熟條條干CV%值可達2.4%;
(D)、粗紗工序:
粗紗主要工藝參數配置與質量指標如下:羅拉隔距為25×34mm,后區牽伸1.25倍,粗紗定量為4.2g/10m,粗紗捻系數為68,粗紗條干CV%值為4.6%,粗紗斷頭率為1.5根/(100錠·h),質量穩定,生產順利;
(E)、細紗工序:
羅拉隔距為18×35mm,后區牽伸為1.25倍,錠速為14000轉/分鐘,鉗口隔距為2.2mm,前羅拉速度為145轉/分鐘,細紗捻系數為380,成紗條干CV%在12.5%以內,棉結雜質為24粒/千米,單紗強力不低于180CN;
(2)、整經:
分批整經,整經根數為610-730根;
(3)、并軸、漿紗:
以減摩為主、增加強力、控制伸長為原則;卷繞硬度控制在50-55之間,保證經紗退繞張力均勻、穩定;回潮率控制在3-5%,車速50轉/分鐘,保證上漿均勻、穩定;使用荷蘭進口T5組合漿料,保證漿液高濃、低粘,加強紗線滲透,保證上漿率;
(4)、上機織造:
車速控制在380轉/分鐘,開口時間為300°。
本發明還通過以下措施實施:所述步驟(4)之后,還設有檢驗整理步驟:驗布機速度15-20米/分鐘,驗布時對布的正面進行六項小修,修布時,以修脫紗、緯縮、跳花為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泰豐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泰豐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59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爆炸地樁
- 下一篇:一種用于MOCVD的基片加熱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