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冷機及其環形風道密封隔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24517.0 | 申請日: | 201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5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高德亮;戴傳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5/02 | 分類號: | F27D15/02;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冷機 及其 環形 風道 密封 隔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冷機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環冷機及其環形風道密封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見圖1和圖2,其中,圖1為環冷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環冷機的A-A局部剖面圖。
環冷機10大致分為高溫區I區、中溫區II區、低溫區III區和非冷卻區IV區。工作過程中,臺車11和支承梁12實時圍繞環冷機10的中心勻速轉動,燒結完成后的礦料經非冷卻區裝料工位的給料溜槽13布置于臺車上,并隨著臺車11的轉動依次進入三個冷卻區:高溫區I、中溫區II和低溫區III;與此同時,冷風經進風管14吹入冷卻區的臺車下部空間,并從下向上強制穿過篦板111和支承梁12側板上的礦料層,與礦料進行充分熱交換形成熱煙氣后排出。之后,臺車11回轉至非冷卻區卸料工位,完成卸料作業。由于進風管14隨臺車11一并轉動,因此在進風管14與進風總管15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環形液槽和門型密封裝置,以適應進風管14與進風總管15之間相對的圓周運動關系。該環形液槽和門型密封裝置的裝配關系如圖3所示,該圖為沿環冷機的徑向形成的剖面圖。
如圖3所示,環形液槽由環形液槽底板161以及沿徑向由內至外依次設置的液槽內環板162、液槽風道內環板163、液槽風道外環板164和液槽外環板165構成,其中,液槽風道內環板163、液槽內環板162與液槽底板161形成內環形通道,液槽風道外環板164、液槽外環板165與液槽底板161形成外環形通道,并在內、外環形通道中放置有液體;門型密封裝置與進風管14固定連接,其由門型密封裝置上蓋板171、門型密封裝置內側板172和門型密封裝置外側板173構成,且其內、外側板的下端插入環形液槽的液面以下。
上述結構所形成的環形風道,在滿足送風功能的基礎上,還能夠可靠地滿足環形風道的上游段與下游段之間的相對運動關系。
眾所周知,冷卻風自環形風道進風口151進入環冷機環形風道。由于自環形風道進風口151進入的冷卻風流速很高,其沖擊門型密封裝置蓋板171后將反沖進入到環形液槽中,從而引起環形液槽中液體的飛濺,造成跳液現象。同時,由于風機沿環形風道布置的不均勻,以及生產過程可能有部分風機的暫停使用,致使環形風道中冷卻風的周向流速過大,冷卻風經過液槽液面時就會掃液,激起波浪和液花;這樣,飛濺的液體進入環形風道后,會隨著環形風道中的冷卻風一并進入到門型密封裝置蓋板171的通風孔1711中,進而進入臺車11打濕臺車11上的礦料,造成礦料的粘結、粉化。
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有技術研制開發出一種適用于環形風道的密封隔離裝置,以避免環形液槽中液體產生飛濺,同時有效避免環形液槽中飛濺的液體進入環形風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環冷機環形風道密封隔離裝置,以避免環形液槽中液體產生飛濺,同時有效避免環形液槽中飛濺的液體進入環形風道。在此基礎上,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前述密封隔離裝置的環冷機。
本發明提供的環冷機環形風道密封隔離裝置,用于隔離門型密封裝置內的液槽和風道;包括設置在門型密封裝置內側板與液槽風道內環板之間的第一密封件和設置在門型密封裝置外側板與液槽風道外環板之間的第二密封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與液槽風道內環板固定連接、與門型密封裝置內側板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與液槽風道外環板固定連接、與門型密封裝置外側板相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別位于在所述液槽內的液面上方。
優選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由基部和自基板徑向伸出的沿周向設置的密封部構成;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基部與液槽風道內環板固定連接,其密封部與門型密封裝置內側板相抵;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基部與液槽風道外環板固定連接,其密封部與門型密封裝置外側板相抵。
優選地,每個密封件具有兩個沿周向設置的密封部,且兩個密封部上下間隔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別由若干密封子件沿周向依次拼接而成。
優選地,每個密封件的基部分別通過安裝附座與液槽風道內環板或者液槽風道外環板固定連接;所述安裝附座由上部附座和下部附座兩部分構成,其中,所述上部附座與所述基部的上沿配合固定,所述下部附座與所述基部的下沿配合固定。
優選地,所述下部附座與所述液槽風道內環板或者液槽風道外環板之間形成開口向上的容納部,所述容納部內具有沿徑向設置的限位銷,每個密封件的基部下沿開有與所述限位銷對應設置的凹槽且卡裝于相應的限位銷上;每個密封件的基部上沿通過螺紋緊固件與所述上部附座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45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散熱界面裝置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 下一篇:混聯風冷冷水機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