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鍘草機變速箱密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20753.5 | 申請日: | 2010-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7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唐榮成;楊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金偉汽車電機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29/09 | 分類號: | A01F29/09;F16J15/16;F16H57/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孫國瑞 |
| 地址: | 1181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變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機械鍘草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鍘草機變速箱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鍘草機變速箱內存有一定高度的機油,其作用是當鍘草機工作時,變速箱內的底層齒輪將油帶起飛濺到箱內各處,達到對各齒輪工作狀態下的潤滑和冷卻。現有鍘草機變速箱密封方式是用泡沫板套在鍘草機動刀輪軸上來進行密封,無論鍘草機在任何工作狀態下,其動刀輪軸與變速箱體連接處間隙都是存在的,密封效果差,漏油及箱內機油污濁需經常更換,挪動時機油溢出的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鍘草機變速箱密封方式存在的密封效果差、漏油及箱內機油污濁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無論鍘草機處在任何工作狀態下,當鍘草機動刀輪軸連接到變速箱內后,軸與變速箱體的連接處都處于無間隙狀態,軸與密封裝置之間的摩擦力小,防止箱內機油濺出和外部粉塵吸入的密封裝置。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鍘草機變速箱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密封橡膠圈壓框(1)、密封橡膠圈(2)、鋼骨架(3)和套環拉簧(4)構成,其中:鋼骨架(3)包鑄在密封橡膠圈(2)內,套環拉簧(4)安裝在密封橡膠圈(2)的O形環槽(8)內,密封橡膠圈(2)安裝在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臺階孔(9)內。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將本發明安裝到鍘草機動刀輪軸上,再將動刀輪軸連接到變速箱內后,無論鍘草機在任何工作狀態下,軸與變速箱體的連接處都處于無間隙狀態;軸與密封裝置之間的摩擦力很小,對鍘草機的正常工作無任何影響;達到了防止箱內機油濺出和外部粉塵吸入的密封裝置要求;鍘草機以任何方式挪動時箱內機油都不會溢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與鍘草機變速箱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密封橡膠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密封橡膠圈壓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B-B剖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一種鍘草機變速箱密封裝置,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由密封橡膠圈壓框1、密封橡膠圈2、鋼骨架3和套環拉簧4構成,其中:由薄鐵板制成的鋼骨架3包鑄在密封橡膠圈2內,以保證密封橡膠圈2在受力的情況下不產生嚴重的變形;套環拉簧4安裝在密封橡膠圈2的O形環槽8內,使密封橡膠圈2的兩個尖端形狀內孔始終受套環拉簧4的彈力作用,達到保證動刀輪軸6的軸徑與密封橡膠圈2的兩個尖端形狀內孔孔徑的配合始終處于無間隙狀態;密封橡膠圈2安裝在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臺階孔9內。裝配時,先將本發明安裝到鍘草機動刀輪軸6上,再將動刀輪軸6連接到變速箱5內,用螺釘7通過固定孔10將密封橡膠圈壓框1固定在變速箱5的箱體上。這樣在鍘草機工作時,就可以防止動刀輪軸6與變速箱體5連接處的箱內機油濺出和外部粉塵吸入,鍘草機以任何方式挪動時,箱內機油都不會溢出。動刀輪軸6的軸徑與密封橡膠圈2的兩個尖端形狀內孔孔徑的配合采用小過盈配合,動刀輪軸6的軸徑大于密封橡膠圈2的兩個尖端形狀的內孔孔徑尺寸為0.1-0.2mm。密封橡膠圈2與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徑向配合為間隙配合,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臺階孔9的孔徑大于密封橡膠圈2的外徑為0.2-0.3mm。密封橡膠圈2與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軸向配合為密封橡膠圈壓框1的臺階孔9的孔深小于密封橡膠圈2的厚度為0.8-1.2mm。這樣,無論鍘草機在任何工作狀態下,鍘草機動刀輪軸6連接到變速箱5內后,與密封橡膠圈2的連接處都處于無間隙狀態。密封橡膠圈2能自動調節密封橡膠圈內孔的張力,控制動刀輪軸6與密封橡膠圈2配合之間的摩擦力。在裝配過程中,可以將動刀輪軸6與密封橡膠圈2的配合間隙調整到最理想的狀態,同時可以將密封橡膠圈2與變速箱體5的貼合調整到完全密封的理想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金偉汽車電機電器有限公司,未經遼寧金偉汽車電機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075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