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凹陷溝道的碰撞電離型場效應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20542.1 | 申請日: | 2010-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4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臧松干;劉昕彥;王鵬飛;張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10;H01L29/423;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凹陷 溝道 碰撞 電離 場效應 晶體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功率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凹陷溝道的碰撞電離型場效應晶體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功率半導體器件是不斷發展的功率-電子系統的內在驅動力,尤其是在節約能源、動態控制、噪聲減少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功效。功率半導體主要應用于對能源與負載之間能量傳遞的控制,擁有精度高、速度快和功耗低的特點。最近20年來,功率器件及其封裝技術迅猛發展,尤其是功率MOS晶體管,以其輸入阻抗高、關斷時間短等優越的特性,在許多應用領域中取代了傳統的雙極型晶體管。如今的功率MOS晶體管主要有溝槽型MOS晶體管(UMOSFET)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等類型。
一種n型UMOSFET的基本結構如圖1a所示,n型外延層101形成在n型漏區106之上,n型源區103a、103b分別形成在p+區102a、102b之中,柵極105與襯底之間含有一柵氧化層104。n型UMOSFET進行工作時,對柵極與源極間施加正電壓UGS,柵極是絕緣的,所以不會有柵極電流流過。但是柵極的正電壓會將p+區中的空穴推開,而將p+區中的少子(電子)吸引到柵極處的p+區表面。當UGS大于UT(開啟電壓或閾值電壓)時,柵極處p+區表面的電子濃度將超過空穴濃度,使P型半導體反型成N型而成為反型層,該反型層形成N溝道而使PN結消失,漏極和源極導通。柵極控制源極與漏極之間的電流。UMOSFET因為采用了垂直的溝道,溝道的側壁可以制作柵極,其所占用面積比平面擴散型MOSFET小,可以進一步提高器件的面積,并有效減少導通電阻、降低驅動電壓。
IGBT是由BJT(雙極型三極管)和MOS晶體管組成的復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一種N溝道增強型IGBT的基本結構如圖1b所示,n型源區114a、114b分別形成在p型基區(亞溝道區)113a、113b之中,柵疊層區包括柵氧化層115和柵電極116,溝道在緊靠柵區邊界形成,n型漂移區112形成在n型漏區111之上,在漏區111另一側的p+區110稱為漏注入區,它是IGBT?特有的功能區,與漏區和亞溝道區一起形成PNP?雙極晶體管,起發射極的作用,向漏區注入空穴,進行導電調制,以降低器件的通態電壓。IGBT?的開關作用是通過加正向柵極電壓形成溝道,給PNP晶體管提供基極電流,使IGBT?導通,反之,加反向柵極電壓消除溝道,切斷基極電流,使IGBT?關斷。IGBT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Giant?Transistor,電力晶體管)?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非常適合應用于直流電壓為600V及以上的變流系統,如交流電機、變頻器、開關電源、照明電路、牽引傳動裝置等。
但是,由于UMOSFET和IGBT均采用了柵控n-p-n或者p-n-p結構,?它們的最小亞閾值擺幅(SS)被限制在60mv/dec,這限制了晶體管的開關速度。在一些集成密度較高的芯片上,減小器件的尺寸意味著更大的SS值,而對于高速芯片需要更小的SS值,較小的SS值能在提高器件頻率的同時降低芯片功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新型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結構,以降低器件的SS值,進而能夠在提高器件頻率的同時降低芯片功耗。
本發明提出的碰撞電離型場效應晶體管,包括:
一個半導體襯底;
位于所述半導體襯底底部的具有第一種摻雜類型的漏區;
位于所述半導體襯底內的凹槽結構;
覆蓋在所述凹槽之內的柵極;
位于所述柵極與半導體襯底之間的柵介質層;
位于所述凹槽兩側的,襯底頂部的具有第二種摻雜類型的源區;
位于所述凹槽與所述源區之間的絕緣介質層。
進一步地,所述半導體襯底為單晶硅、多晶硅或者為絕緣體上的硅(SOI)。所述柵極為TiN、TaN、RuO2、?Ru、WSi等金屬柵材料或者為摻雜的多晶硅。所述柵介質層為SiO2、高k材料或者為它們之間的混合物。所述絕緣介質層為SiO2、Si3N4或者為它們之間的混合物。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種摻雜類型為n型,所述第二種摻雜類型為p型;或者,所述第一種摻雜類型為p型,所述第二種摻雜類型為n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05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