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用燃料油環保節能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20512.0 | 申請日: | 2010-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86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忠軍;陳勇;王政銀;陳樹森;岑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忠軍 |
| 主分類號: | C10L1/24 | 分類號: | C10L1/24;C10L1/23;C10L1/224;C10L1/198;C10L1/19;C10L1/188;C10L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宣國華 |
| 地址: | 51063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油 環保 節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用燃料油環保節能劑。
背景技術
近十幾年來、我國機動車工業加速發展、導致燃油消耗迅速增加,城市上空的空氣污染加重。對改善燃油品質、開發新的燃料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開發研究的重要課題。
從根本上來說,決定于機動車發動機燃燒和排放效果的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機動車發動機的構造、運轉情況與排氣后處理過程;另一方面是燃料油性質對燃燒和排放的影響。但是由于發動機和整個機動車動力系統的改進是一個及其復雜的過程,在現有狀況下人們更多的是考慮燃料的改進。而燃料本身對燃燒與排放的影響的據定因素包括:辛烷值、十六烷值燃油油密度、燃油揮發性、烴類組成、硫含量和添加劑。
火花點火發動機內的燃燒是一種典型的混湍流燃燒。根據發動機燃燒過程的實際進行情況,可把燃燒室內的火焰發展分成4個階段:(1)起始階段即點火和火焰形成階段;(2)過渡階段即火焰發展階段;(3)湍流火陷階段即火焰充分發展傳播階段;(4)最后階段。也就是從火焰傳播速度的變化規律分成的著火和焰核形成、火焰加速、穩定傳播、火焰傳播終止等階段。
發動機燃燒室內的閉式火焰傳播還有一種“馬赫”效應,其表現是最先燃燒的那部分氣體在燃燒終了時溫度提高,而最終燃燒的那部分氣體溫度最低,造成燃燒室內焰后氣體溫度分布的不均勻性。這一現象是閉式器快速火焰傳播的必然結果,因為當按一個個微元體考慮工質的依次燃燒時,每個微元體在其他微元體燃燒時經歷絕熱壓縮,而在自身燃燒時經歷等壓燃燒。這樣,對最先燃燒的微元體來說,它先經歷等壓燃燒,然后經歷絕壓縮,后經歷等壓燃燒,這種順序上的差別導致了最終溫度的不同。
在燃油燃燒做功過程中,通常根據壓力變化的發展特征將燃燒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誘導期:從電火花點燃到形成火焰中心,燃燒時間約占全部過程的15%;明顯燃燒期:從火焰中心形成到火焰傳播至燃燒末端,明顯燃燒期對發動機功率和經濟性起決定作用的;補燃期:燃油中殘余油及不完全產物,繼誘導期和明顯燃燒期之后,從氣缸壓力下降到燃燒結束階段。補燃期長,會使發動機經濟效益降低。
添加劑就是能夠有效調整這三個階段燃燒效率的物質,對燃油消耗、尾氣排放、動力性能至關重要。燃料在不同情況的使用過程中都會出現有不完全燃燒的現象,尤其是隨著高壓、電噴車的問世,燃燒均勻性、積碳、膠質和爆震的問題成為影響發動機輸出功多少的關鍵因素。如果使用了具有燃燒調整和清潔作用的添加劑,就可以延緩這種現象,讓燃料充分燃燒和熱機機械效率提高。而目前我國的燃油品質與國際上還有很大差異,并且在國際標準燃油里也提倡添加功能性物質。因此,在燃油中加入一些添加劑就有了必要,它可以更好地滿足燃油的經濟性、排放性、動力性,達到環保節能的作用。
目前,為了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減少機動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燃油添加劑化工產品,人們希望通過在燃油中加入添加劑來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減少污染的形成,減少燃燒產生的污染物的排放。但是,現有的燃料添加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汽油在發動機中的燃燒性能,但其它方面的指標難以達到,從而引起發動機生銹,積碳嚴重等問題,同樣還存在污染環境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用燃料油環保節能劑,該環保節能劑能隨燃料一同完全燃燒而不產生沉淀或殘渣,節油效果明顯;同時還可減少機動車尾氣中污染物的排放。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車用燃料油環保節能劑,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組分:
溶劑油????????????10-12????石油磺酸鈣????8-10????乙酸乙酯????????????????5-7
C9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6??????硝酸異辛酯????10-15???磺化脂肪酸異辛酯鈉鹽????15-17
環烷酸鹽??????????10-15????柴油/汽油?????8-12????丁二酸二烷基酯磺酸鈉????15-17
雙環戊二烯????????3-5??????丁二酰亞胺????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忠軍,未經胡忠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205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漆包線表面質量檢測裝置
- 下一篇:外表面測量法氣瓶試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