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黃嘌呤氧化酶作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9915.3 | 申請日: | 2010-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91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慧平;席昱;陳美娟;許婷婷;嚴令耕;陳建偉;張喆;席蓓莉;趙鳳鳴;哈團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11 | 分類號: | A61K36/11;A61K36/704;A61P3/10;A61P3/04;A61P19/06;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紀昌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抑制 葡萄 糖苷酶 黃嘌呤 氧化酶 作用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α-葡萄糖苷酶和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作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餐后高血糖是葡萄糖耐量缺損(IGT)臨床特征,也是1型和2型糖尿病常見的癥狀,與IGT、糖尿病并發癥關聯[1.A?Ceriello?and?S?Colagiuri?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guideline?for?management?of?postmeal?glucose:a?review?of?recommendations[J].Diabet?Med,2008,25(10):151~11156.]。及時在IGT階段控制餐后高血糖,可以使1/3的高危人群血糖恢復正常,減少1/3的高危人群患糖尿病和其并發癥的發生。
為此在2007年第43屆EASD年會上,IDF發布《餐后血糖管理指南》,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AGIs)列為一線藥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以及米格列醇。該類藥物能特異性地抑制位于小腸近端上皮細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延緩對雙糖和多種復雜的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通過對此酶的可逆性抑制,使腸道對單糖的吸收減慢,來控制餐后高血糖。
我國IGT、糖尿病患者具有自己鮮明的臨床特點,其飲食結構不同于西方人,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血糖代謝紊亂狀態于西方人不同,餐后高血糖比例較西方高。故選擇AGIs來進行干預是最為適宜的。如IGT拜唐蘋治療組經隨訪3.3年,糖尿病發病的危險下降了31%,同時使新診斷高血壓的發病率下降34%,心肌梗塞發病的危險下降91%,任何心血管事件的發病率降低49%[2.Chiasson?JL,Gomis?R,Hanefeld?M,et?al.The?STOP-NIDDMTrial:an?international?study?on?the?efficacy?of?an?alpha-glucosidase?inhibitor?to?prevent?type?2diabetes?in?a?population?with?impaired?glucose?tolerance:rationale,design,and?preliminary?screening?data:Study?to?Prevent?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J.Diabetes?Care,1998,21:1720~1725.]。拜唐蘋在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效果顯著[3.Pan,Chang-Yu;Landen,Harald.Post-Marketing?Surveillance?of?Acarbose?Treatment?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and?Subjects?with?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n?China[J].Clinical?Drug?Investigation,2007,27(6):397~405.]。但是,上述這類抑制劑市場價格都比較貴,要滿足低收入患者長期用其干預IGT、2型糖尿病的餐后高血糖,延緩2型糖尿病的發生或減輕胰島β細胞功能的衰竭,是件不容易堅持的事。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嘌呤代謝障礙性疾病,它不僅是老年人的高發病,而且還趨年輕化。由于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胰島β細胞,使其損傷而誘發2型尿病,其患者糖尿病的發生率約5.1%~15.74%。反之,糖尿病患者長期高糖狀態損害腎功能,導致腎小球濾過尿酸下降,腎小管排泄能力減退,又加重了高尿酸血癥,二者互為因果,相互促進[4.李長貴,王蓓.高尿酸血癥和糖代謝異常.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06.21(22):18.]。因此,控制高尿酸血癥非常關鍵,其治療的首選藥物為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主要是上世紀60年代上市的別嘌呤醇,用于抑制嘌呤堿轉化為尿酸的過程,其療效肯定一直延用至今,但應用后的副作用也很明顯,患者可出現發熱、過敏性皮疹、腹痛、腹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甚至肝功能損害等表現,故研究新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十分必要。
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從單味中藥或復方中篩選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或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已有許多報道。但鑒于上述兩方面原因的考慮把單味中藥或組合物,同時作為α-葡萄糖苷酶和黃嘌呤氧化酶兩種酶抑制劑篩選,尚未見報道。用骨碎補和其組合物,同時進行這兩種酶抑制劑作用的篩選,也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未經南京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99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稻麥聯合收割機分離裝置
- 下一篇:一種長桿摘果剪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