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式輸入裝置及具有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顯示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9734.0 | 申請日: | 201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4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葛瑞·艾爾沙瑟;杰夫·索諾斯基;麥可·寇齊朗;大衛·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2 | 分類號: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輸入 裝置 具有 顯示 系統 | ||
1.一種光學式輸入裝置,包含:
一光源;
一力感測器,用以感測施加于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一頂端的力,并產生對應所感測的該力的一第一感測信號;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電性地連接至該光源及該力感測器,該控制器用以接收該第一感測信號,且根據一預定協議而控制該光源產生響應該第一感測信號的光脈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通過交替地開啟及關閉該光源而控制該光源產生該光脈沖。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通過改變通過該光源的電流或電壓而控制該光脈沖的振幅。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其中該力感測器為一應變儀或一力感電阻。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還包含一加速規,用以量測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一加速度及產生對應該加速度的一第二感測信號至該控制器,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預定協議而響應該第二感測信號控制該光源的輸出。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還包含一回轉儀,用以量測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一角速度,并產生對應該角速度的一第三感測信號至該控制器,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預定協議而響應該第三感測信號控制該光源的輸出。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還包含多個按鈕,供一使用者輸入多個第四感測信號至該控制器,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預定協議而響應該第四感測信號控制該光源的輸出。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式輸入裝置,其中該光源發射具有一第一波長的光,且其中該光學式輸入裝置還包含一額外光源,用以發射具有不同于該第一波長的一第二波長的光。
9.一種輸入裝置,用以根據一預定協議而與一電子裝置光學地通信,該電子裝置安裝有一繪圖應用程序,該輸入裝置包含:
一光源;
一力感測器,用以感測施加于該輸入裝置的一頂端的一力,并產生對應所感測的該力的第一感測信號;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電性地連接至該光源及該力感測器,該控制器接收該第一感測信號,且根據該預定協議而控制該光源產生響應該第一感測信號的光脈沖。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入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通過交替地開啟及關閉該光源而控制該光源產生該光脈沖。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輸入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通過改變通過該光源的電流或電壓而控制該光脈沖的振幅。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入裝置,還包含用以提供一或多個感測信號至該控制器的一加速規、一回轉儀、及多個按鈕,其中該控制器根據該預定協議而響應該一或多個感測信號控制該光源的輸出。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入裝置,其中該預定協議定義該繪圖應用程序及該光脈沖的物理特性間的關系。
14.一種顯示系統,包含:
一光學式輸入裝置,包含:
一光源;
一力感測器,用以感測施加于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一頂端的一力,并產生對應所感測的該力的一第一感測信號;以及
一控制器,用以電性地接至該光源及該力感測器,該控制器用以接收該第一感測信號,且根據一預定協議而控制該光源產生響應該第一感測信號的光脈沖;以及
一電子裝置,安裝有一繪圖應用程序,包含:
一顯示單元;
一光感測器,用以接收該光脈沖;以及
一處理器,電性地連接至該顯示單元及該光感測器,該處理器響應該光脈沖而產生該光學式輸入裝置的一坐標及該繪圖應用程序的一指令序列。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繪圖應用程序根據該指令序列及該坐標而產生要顯示于該顯示單元的顯示信息。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光感測器將所接收的該光脈沖轉換為電子信號,且該處理器接收該電子信號并根據該預定協議將該電子信號轉換該指令序列。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顯示系統,其中該指令序列用以設定該繪圖應用程序的繪圖屬性,且該繪圖屬性包含線寬、顏色選擇、顏色密度、點尺寸、刷型、旋轉角度、及其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97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