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框架提升式底開料槽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8515.0 | 申請日: | 2010-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4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其明;劉向東;行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52 | 分類號: | C21C5/5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張愛云 |
| 地址: | 400013***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框架 提升 式底開料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框架提升式底開料槽。
背景技術
在冶金行業中,常見的有電爐底開式料籃、煉鋼廠的連桿提升底開式料罐等,底開式料籃形狀通常為圓形,底開擺門開啟需要外力;通常的連桿提升底開式料罐則直接提升連桿架,由于結構剛度,難以實現長尺寸料槽的上料,容量較小;這類設備均有其局限性。這些設備結構無法滿足某些特殊工藝操作,如對廢鋼的長條形布置及快速自動卸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快速吊裝、輸送和自動釋放和關閉的框架提升式底開式料槽。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框架提升式底開式料槽,以實現電爐廢鋼的“集裝箱”式快速吊裝、輸送和自動釋放和關閉。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框架提升式底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包括:上部套有提升框架的料槽體,提升框架可套著料槽體升降運動;料槽體底部有兩扇繞鉸軸向下開的擺門,連桿的一端通過第一鉸軸鉸接于提升框架上,另一端通過第二鉸軸鉸接至擺門上,當提升框架上升時,連桿帶動擺門關閉,當提升框架下降時,連桿帶動擺門打開。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為了保護鉸軸,鉸軸設置在料槽體下方的料槽體的外側。
作為進一步的優化,為了方便輸送,提升框架上設置有吊耳。
為了進一步的優化,為了增強擺門的強度和剛度,擺門的剖面呈L型。
對于廢鋼料輸送,擺門前端也可作成手指裝形或手指交叉形。
當通過提升框架上的吊耳提升料槽時,提升框架先通過鉸軸拉動連桿關閉擺門,再提升起整個料槽;放置在工作位裝廢鋼后,提升料槽時,廢鋼料和料槽體的重量壓在兩扇擺門上,又通過鉸軸連桿將載荷傳到提升框架;當將料槽吊放在受料位的外部支撐構件上、向下逐漸釋放提升框架,擺門在廢鋼、提升框架和自身重力徐徐打開,并放出廢鋼物料,當提升框架下降受限于支撐定位座時,擺門的最大開度就限定了。
該發明利用料槽體、提升框架、擺門和物料的重力,實現底開式料槽自動快速放料和擺門自動關閉,機構簡單可靠,吊裝設備無需其它輔助動作。該裝置在冶金的物料裝卸和輸送領域具有推廣意義,也在交通運輸、物流等其它領域有推廣意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擺門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擺門打開時釋放物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中,件1為料槽體、其中件2為提升框架、件3為連桿、件4為鉸軸、件5為第二鉸軸,件6為擺門,件7為第一鉸軸,件8為支撐定位座。A為外部支撐構件、B為廢鋼物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料槽的擺門6關閉:料槽體1為矩形或多邊形,料槽體1上部套有提升框架2,提升框架2上可根據需要安裝必要的吊耳,提升框架2有與料槽體1留少許間隙后相近的內廓,可套著料槽體1作升降運動;料槽體1底部有兩扇繞第二鉸軸5向下開的擺門6,擺門6通過第二鉸軸5、連桿3和第二鉸軸5鉸接在提升框架2上,當通過提升框架2上的吊耳提升料槽時,提升框架2通過第二鉸軸5、第一鉸軸7并拉動連桿3關閉擺門6,關閉的擺門6限制了提升框架2與料槽體1的相對上升,并提升起整個料槽;放置在工作位裝廢鋼物料B后,提升料槽時,廢鋼物料B和料槽體1的重量壓在兩扇擺門6上,又通過第二鉸軸5、第一鉸軸7和連桿3將載荷傳到提升框架2;為保護鉸軸4,鉸軸4安裝在料槽體1下方的外側;為增強擺門6的強度和剛度,擺門6剖面也可作成L型。
料槽打開擺門6的釋放物料B:當將料槽體1被吊放在受料位的外部支撐構件A上,支撐定位座8被支撐在外部支撐構件A;向下逐漸釋放提升框架2,擺門6在廢鋼物料B、提升框架2和自身重力下徐徐打開,并放出廢鋼物料B,當提升框架2下降受限(放置于)支撐定位座8時,擺門6的最大開度就限定了。支撐定位座8具有兩個功能,第一限定提升框架2的下降行程,第二作為放置料槽的支座,實際設計中也可根據需要設計成分別的構件。
本發明是在研究電爐煉鋼中廢鋼“集裝箱”式快速吊裝輸送過程中產生,用提升框架和支撐定位座來解決需要的吊裝和卸料問題,裝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須指出的是:雖然本發明是在冶金裝備研究中產生的,但該技術也可廣泛運用于其它行業,如交通運輸業、礦山、物流運輸、機械等行業。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的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改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85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