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鋁復合散熱結構電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7672.X | 申請日: | 2010-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3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董明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登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董明海 |
| 主分類號: | H02K5/18 | 分類號: | H02K5/1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馬輝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散熱 結構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制造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鋼鋁復合散熱結構電機。
背景技術
電機機座要在保證強度和剛度的同時,要有足夠的散熱表面;要便于安裝、拆卸;工藝性要好;要重量輕,造型美觀,這些是電機結構設計與制造的關鍵技術。傳統電機一般有鋁合金壓鑄機座(H112以下)和鑄鐵機座兩種,受鑄鐵及鑄鋁材料強度和鑄造工藝及材料價格的限制,目前一般只有H112以下電機可采用鋁合金壓鑄,而更大多數電機則采用鑄鐵結構。鋁合金壓鑄結構重量輕,導熱好,但受強度略低,延伸率偏大,且總體價格高限制,往往只用于H112以下小型電機;而鑄鐵結構受鑄造工藝限制,存在體積大,重量重,散熱肋的間距大,高度低,散熱面積小,散熱效果差,外觀粗糙的缺點,同時存在鑄造造成的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勞動環境差,工作強度大的社會問題。如何更好的發揮鋁材導熱好,重量輕,易成型的優勢,克服價格高的缺點,發明一種鋼鋁復合結構的電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傳統電機機座結構設計及制造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鋼鋁復合散熱結構電機,它克服了現有產品無法兼顧強度、重量、散熱效果、材料價格的綜合需求的缺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繞組線圈和電機鐵芯,其特征是:電機鐵芯外套有鋼質支撐件,鋼質支撐件外固定有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之間填充有導熱膠。
本發明較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本發明另一較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熱套固定連接。
本發明更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燕尾槽固定連接。
與一般的鋁合金結構或鑄鐵結構相比,本發明兼具高強度,重量輕,成本低,散熱效果好,外觀精美,工藝簡單,節能,降耗,無污染的優點。無縫鋼管或鋼板焊管機械強度約為灰鑄鐵及鋁合金的2倍以上,這樣電機機座壁厚可減薄30%以上,與鑄鐵相比大大減輕了電機重量,導熱效果也有所改善。用緊固于鋼殼表面的鋁合金散熱片間隙填充導熱膠的方式,取代鑄鐵散熱肋,其無論與鑄鐵或鑄鋁機殼相比,導熱肋間距可大大減小,高度可根據需要大大增高,壁厚可大大減薄,散熱面積將大大增加,而用材重量卻大大減輕,與鑄鐵比其導熱系數提高2倍,與鑄鋁比由于無缺陷,結構致密,導熱系數也有所改善,而選用的導熱膠填充材料導熱系數遠高于鋁,確保熱量的無障礙散發,由其形成的鋼鋁復合散熱結構電機,總重量減輕30%以上,散熱效果大大改善,材料成本有效降低,具有制造工藝性好,外觀精美,節能,降耗,無污染的優勢。應用于從小到大各種類型電機后,優良的散熱效果,可提高電機功率密度,達到節材降耗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繞組線圈4和電機鐵芯5,電機鐵芯5外套有鋼質支撐件1,鋼質支撐件1外固定有鋁合金拉伸散熱片2,鋼質支撐件1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2之間填充有導熱膠3。
本發明較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本發明另一較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熱套固定連接。
本發明更好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鋼質支撐件和鋁合金拉伸散熱片通過燕尾槽固定連接。
本發明制造時是將無縫鋼管或鋼板焊管與電機鐵芯熱套或用緊定螺釘固定,完成全部電機加工裝配制造后形成電機機座強度支撐部分,將鋁合金拉伸散熱片緊固于鋼殼表面,形成電機散熱部分,中間填充導熱膠,將強度支撐部分與散熱部分有機連接,形成各種形狀,各種安裝形式的自然冷卻或強迫冷卻電機,適合于從小到大各種型號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登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董明海,未經武漢登奇機電技術有限公司;董明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767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