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制備光電子器件的薄膜、其制備方法和光電子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6101.4 | 申請日: | 201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1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曹雷;陳國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5/00 | 分類號: | C08L65/00;C08L79/02;C08L79/04;C08K7/00;C08K3/04;H01L51/00;C08G61/12;C08G61/02;C08G73/02;C08G73/06;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制備 光電子 器件 薄膜 方法 | ||
1.一種用于制備光電子器件的薄膜,其中包括碳納米管和導電聚合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導電聚合物包括選自下列通式(1)-(4)的至少一種聚合物:
通式(1)
通式(2)
通式(3)
通式(4)
其中,R和R’各自獨立,分別為C1-C18的烷基或C1-C18的烷氧基;n為10-105范圍內的整數。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的含量為0.01-20wt%。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的含量為0.1-10wt%。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為單壁、雙壁或多壁碳納米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薄膜的厚度為0.01-10微米。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其中所述薄膜的厚度為0.01-1微米。
8.由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制備的光電子器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光電子器件,所述光電子器件為柔性透明電極、顯示屏、場效應管或電子印刷電路。
10.制備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制備光電子器件的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導電聚合物的單體中;
(2)將得到的混合物分散液涂覆到基板上;
(3)室溫或加熱使所述單體聚合,成膜。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導電聚合物包括選自下列通式(1)-(4)的至少一種聚合物:
通式(1)
通式(2)
通式(3)
通式(4)
其中,R和R’各自獨立,分別為C1-C18的烷基或C1-C18的烷氧基;n為10-105范圍內的整數。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的含量為0.01-20wt%。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的含量為0.1-10wt%。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納米管為單壁、雙壁或多壁碳納米管。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用超聲法將所述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導電聚合物單體中。
16.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單體聚合的步驟使用的氧化劑為甲苯磺酸鐵,同時使用咪唑作為弱化甲苯磺酸鐵氧化電勢的堿。
17.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調整所述涂覆步驟使得最后得到的薄膜厚度為0.01-10微米。
18.制備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制備光電子器件的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導電聚合物溶液中;
(2)將得到的混合物分散液涂覆到基板上;
(3)室溫或加熱固化成膜。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用超聲法將所述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導電聚合物的溶液中。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導電聚合物溶液中,并將得到的混合物涂覆到基板上之后,進一步包括摻雜步驟。
21.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摻雜步驟用多元醇作為摻雜劑來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61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