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松花粉系列保健品無糖加工方法及其配方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16091.4 | 申請日: | 2010-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88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俊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俊霖 |
| 主分類號: | A23L1/076 | 分類號: | A23L1/076;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松花粉 系列 保健品 加工 方法 及其 配方 | ||
一、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松花粉系列保健品對糖尿病人服用時,不含糖份的加工方法和配方。
二、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青睞各種保健食品,松花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元素,所以市場上有很多松花粉相關的保健食品。然而不同的配制方法所生產的松花粉卻不同,對人們的保健效果也不同。本發(fā)明中的松花粉系列產品屬于保健品領域,其中以云南馬尾松為其主要原料?,F(xiàn)有工藝生產的松花粉原料大都是產于河南及山東南部,這些地方工業(yè)發(fā)達,松花粉的原料受到環(huán)境植被的影響,純度低、成分不穩(wěn)定,受農藥及蜜蜂機體殘留物污染;存在難以解決的機體對某些雜花粉所含毒蛋白的過敏反應等問題。然而本發(fā)明的松花粉原料來源純正,品質優(yōu)異。原料主要來自號稱“植物王國”的云南深山無污染。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幾個部分,首先,不含糖分。其次,保持了松花粉的顏色、活性和有效成分?,F(xiàn)有配方在松花份高含量的配方下(80%以上)壓片時會出現(xiàn)裂片及片劑不成型的結果,本配方還解決了松花粉片的裂片和不成型的難題。此外,現(xiàn)市場上的粉花粉產品還具有以下共同點:
1、含糖量高?,F(xiàn)市上流通的松花粉片大多是含糖片(因要制成片劑需在源料里加入糖份才能提高松花粉的粘合度才能形成片狀,所以糖含量在30%-50%),不適合高血糖和糖尿病人服用。
2、使用防腐劑,含糖量高的食品會發(fā)酵變酸,故使用化學制劑來提高酸度防腐,然而現(xiàn)代醫(yī)藥學已證實,食品中的防腐劑,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對人體消化道有一定的影響,如厭食,引起炎癥,嚴重的還會發(fā)生潰瘍,此外對人體內汾泌也有影響。因此人們多食用這種帶有防腐劑的保健食品是會對身體有害的。
本發(fā)明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人類適用的保健食品。同時解決了現(xiàn)有產品含糖量高不適合高血糖和糖尿病人服用的問題。
三、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含糖不含防腐劑、香精、色素等,營養(yǎng)保留全面,含營養(yǎng)成份高,具有保健功能并適合于大眾的食品。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無糖保健食品。
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松花粉系列保健品是以如下的配制方法及步驟得到的:
1、將松花粉和麥芽糊精用混合機混合
2、將淀粉用100℃的飲用水打漿
3、將淀粉漿加入混合好的松花粉內再次混合均勻
4、將混合均勻的松花粉進行制粒、烘干、包裝后成為成品。
配制上述松花粉系列保健品,由下列成份及其含量(以重量百分比)構成:
松花粉????????30%-99%
麥芽糊精??????69%-0.9%
淀粉??????????1%
使用麥芽糊精,也稱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類淀粉作原料,經酶法工藝低程度控制水解轉化,提純,干燥而成。它是本產品的填充料和增調劑??梢栽诒A羲苫ǚ蹱I養(yǎng)成分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速溶增稠效果,可體現(xiàn)其膠粘性和增稠性強的特點,使產品細膩,口味濃郁,易包裝成型,延長保質期,避免沉淀分層現(xiàn)象,使用產品食用后容易吸收提高營養(yǎng)比價。也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上粘合性及含糖量的問題。
四、發(fā)明目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現(xiàn)有產品含糖量高,不適合糖尿病人服用的問題。提供一種適合于大眾并且不含糖的松花粉系列保健品糖尿病人可以放心的服用。
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經過試驗,采用了本方法以后,所生產出來的松花粉系列保健品松花粉含量在30%-99%、無糖份,大眾及糖尿病人可以放心食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俊霖,未經李俊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60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