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3-吡嗪二甲酸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14694.0 | 申請日: | 2010-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56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裴文;鄭潔;張皓雪;胡香凝;楊建榮;孫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41/24 | 分類號: | C07D24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俞慧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吡嗪二 甲酸 合成 方法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2,3-吡嗪二甲酸的合成方法。
(二)背景技術
2,3-吡嗪二甲酸是抗結核病藥物吡嗪酰胺的中間體,并廣泛的用于農業化學品生產、醫藥品合成、食品加工和化妝品等行業。吡嗪二甲酸還是一個很好的橋聯配體,能與多種金屬如過渡金屬和稀土元素配位,是一種常用的配合試劑。傳統的吡嗪二羧酸的合成方法為高錳酸鉀氧化喹喔啉,濃鹽酸酸化,再用丙酮萃取或低溫冷卻結晶。高錳酸鉀氧化法反應劇烈,會產生大量的“錳泥”,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用丙酮萃取,產品后處理過程繁瑣。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對環境友好、反應條件溫和的吡嗪二甲酸的合成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結構如式(I)所示的2,3-吡嗪二甲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為:以結構如式(II)所示的喹喔啉為原料,以水為溶劑,以氯酸鈉為氧化劑,在硫酸銅/濃硫酸的酸性體系中,于40~150℃充分攪拌反應,反應結束后所得產物喹喔啉銅固體經后處理得的2,3-吡嗪二甲酸;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喹喔啉、氯酸鈉、硫酸銅、濃硫酸的投料物質的量比為1∶2~8∶0.5~2∶0.6~6,優選為1∶3~5∶0.5~1.5∶0.6~3,更優選1∶3.5∶1∶1.5。
具體的,本發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往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水、濃硫酸、五水硫酸銅,升溫至40~50℃后加入喹喔啉,然后加入氯酸鈉,投料完畢后于50~150℃反應5~15h;反應結束后,所得反應產物喹喔啉銅固體經后處理得2,3-吡嗪二甲酸。
進一步,由于反應有氣體生成,為避免噴料現象,優選以分批的方式加入氯酸鈉,如分成5~15批次加入。
進一步,投料完畢后優選于80~110℃進行反應。
進一步,投料完畢后優選反應時間為8~12h。
進一步,加入喹喔啉后,優選升溫至80~90℃分批加入氯酸鈉。
本發明所述的后處理包括如下步驟: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喹喔啉銅固體,喹喔啉銅固體經堿解、酸化、抽濾得2,3-吡嗪二甲酸粗產品,2,3-吡嗪二甲酸粗產品經精制后得2,3-吡嗪二甲酸。進一步,所述的“堿解”具體為:將喹喔啉銅固體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鉀溶液(優選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鉀溶液的質量濃度在5~55%)中,升溫至70~80℃,恒溫反應1~5小時,趁熱抽濾,得堿解反應濾液。所述的“酸化”具體為:將堿解反應濾液冰浴冷卻,用濃鹽酸酸化,析出固體,抽濾,得2,3-吡嗪二甲酸粗品。所述的“精制”具體為:將2,3-吡嗪二甲酸粗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優選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0~30%)中,充分攪拌后抽濾,往所得濾液中加入濃鹽酸酸化,析出固體,抽濾,得2,3-吡嗪二甲酸固體。
本發明具體推薦所述的合成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往反應容器中依次加入水、濃硫酸、五水硫酸銅,升溫至40~50℃,加入喹喔啉,升溫至80~90℃,分5~15批加入氯酸鈉,投料完畢后于80~110℃反應8~12h;反應結束后,抽濾得到喹喔啉銅固體,將喹喔啉銅固體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鉀溶液中,升溫至70~80℃,恒溫反應1~5小時,趁熱抽濾,得堿解反應濾液;將堿解反應濾液冰浴冷卻,用濃鹽酸酸化,析出固體,抽濾,得2,3-吡嗪二甲酸粗品;再將2,3-吡嗪二甲酸粗品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中,充分攪拌后抽濾,往所得濾液中加入濃鹽酸酸化,析出固體,抽濾,得2,3-吡嗪二甲酸固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用氯酸鈉作為氧化劑氧化喹喔啉,反應比較溫和,反應溫度適中,容易控制,反應生成的少量氣體可用堿液吸收,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四)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2,3-吡嗪二甲酸的合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146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