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9953.0 | 申請日: | 2010-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41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黃秉鈞;葉忠福;張仕林;吳承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秉鈞 |
| 主分類號: | B01D1/26 | 分類號: | B01D1/26;C02F1/04;C02F10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尚世浩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擴散 式多效 蒸餾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能供于制作蒸餾水用的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能利用熱能[如:太陽能],使水[水、污水、欲凈化的水]蒸發為水蒸氣,再將水蒸氣冷凝還原成干凈的蒸餾水,是屬于凈水設備、海水淡化、廢水回收、太陽能應用等的專業領域。
背景技術
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為一高效率的熱驅動式蒸餾水制作系統,是由Cooper與Appleyard,于公元1967年所提出[P.I.Cooper?and?J.A.Appleyard.Sun?at?Work?12(1967),p.4.]。
如圖1所示為傳統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的原理示意圖。其中,傳統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其主要包含:一傳統供熱裝置(A)、一傳統補水裝置(B)、及數片層迭的傳統蒸餾片(C)。
當中最重要結構為傳統蒸餾片(C),傳統蒸餾片(C)為薄片狀,其中一面為平滑表面,是作為傳統冷凝面(C1),好讓水蒸氣可以在此凝結,傳統冷凝面(C1)下側設有傳統集水溝(D),可收集由前述傳統冷凝面(C1)上,水蒸氣(HW)所凝結而滴落的蒸餾水(DW);
而另一面緊貼一層作為傳統蒸發片(C2)的毛細材料,傳統補水裝置(B)供應待蒸餾的水(W),由傳統蒸發片(C2)吸收后,在此吸熱蒸發;
傳統蒸餾片(C)的層迭方式,為以一傳統冷凝面(C1)面對另一傳統蒸餾片()的傳統蒸發片(C2)的方式層迭,且邊線對齊、近距間隔平行排列;
一側最靠外的傳統冷凝面(C1),緊靠傳統供熱裝置(A),傳統供熱裝置(A)為利用外來熱源[如:太陽能、水蒸氣]的熱量(H),加熱鄰近的傳統蒸餾片(C),故此傳統蒸餾片(C)的溫度為最高,吸附于傳統蒸發片(C2)上的水(W),吸收熱量(H)、蒸發為水蒸氣(HW),水蒸氣(HW)擴散至對面傳統蒸餾片(C)的傳統冷凝面(C1)上,凝結成蒸餾水(DW);
在此同時,前述凝結過程中所放出的潛熱[Latent?Heat],成為這片傳統蒸餾片(C)的熱源,傳導至另一鄰近的傳統蒸發片(C2)上,使其所含的水(W)蒸發,如此重復蒸餾過程,直至最后一片傳統蒸餾片(C),再將熱量排出系統,故最后一片傳統蒸餾片(C)處,溫度為最低。
所欲解決之問題:
傳統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中,蒸餾片應用了毛細材料,作為蒸發片來使用,以達到吸附水、并讓水蒸發、最后獲得蒸餾水的效果,但是受到毛細材料的影響,整個系統經過一段時日的運作后,毛細材必因水中雜質的污染,而漸漸失去作用,必須要更換蒸餾片,才能繼續的運作。
但是,因為傳統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各個部件緊密配合,結構過于復雜緊湊,造成組件損耗后拆換不易,形成此傳統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制作成本和維護成本偏高,無法普及的原因。
有鑒于此,如何讓此種效率優良的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得以實用化,降低制作成本和維護成本,以使其普及化,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供于制作蒸餾水用的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能利用熱能[如:太陽能],使水[水、污水、欲凈化的水]蒸發為水蒸氣,再將水蒸氣冷凝還原成干凈的蒸餾水,是屬于凈水設備、海水淡化、廢水回收、太陽能應用等的專業領域。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為解決前述問題及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技術手段,共有四種,其中第一種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擴散式多效蒸餾系統(100),其包括:
由一蒸餾裝置(1)、一供熱裝置(2)、以及一補水裝置(3)所組成的蒸餾系統(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秉鈞,未經黃秉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99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自動內拋光機夾持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磨床加工滾輪的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