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細微放電加工機床的工作液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09096.4 | 申請日: | 2010-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9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談淵智;宋曼;欒紀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微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H1/10 | 分類號: | B23H1/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72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細微 放電 加工 機床 工作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作液槽,尤其是一種超細微放電加工機床的工作液槽,屬于機械加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火花加工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負電極)之間脈沖性火花放電時的電腐蝕現象來蝕除多余的金屬,以達到對零件的尺寸、形狀及表面質量預定的加工要求。脈沖性火花放電是通過機床工作液來形成導電回路的。在實際加工中,工作油液的循環、溢流裝置、進油速度等等對加工效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現有的放電加工機床的工作液槽對工作油液的循環、溢流或進油速度調節性能差,加工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超細微放電加工機床的工作液槽,其結構簡單,調節性能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超細微放電加工機床的工作液槽,包括殼體;殼體的底部設有上底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底板上設有固定連接的側邊板與端邊板,形成工作液槽;所述上底板上還設有中間擋板,所述中間擋板與兩端的側邊板固定連接,中間擋板將工作液槽分隔成溢流區與加工區;上底板的一端設有進油閥、溢流閥及回油閥;所述進油閥與回油閥的端部均位于加工區,所述溢流閥的端部位于溢流區;所述側邊板對應于鄰近進油閥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所述調節手柄上設有絲桿,所述絲桿上設有蓋板,所述蓋板位于溢流閥進口的上方。
所述絲桿利用緊固螺栓與中間擋板相緊固連接。所述調節手柄與絲桿間設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利用聯軸器與調節手柄相連,傳動軸對應于與調節手柄相連的另一端與絲桿固定連接。所述調節手柄上設有密封環。所述上底板上設有油液進口,所述油液進口對應于進油閥位于加工區的端部。在所述上底板的下面設有中間板,在中間板的下面設置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對應于加工區表面利用夾具定位塊安裝有工件夾具。所述上底板上設有出油口。所述上底板上設有反拷塊,所述反拷塊利用螺栓與上底板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通過在上底板上設置進油閥與回油閥,能夠對加工油液的循環或進油速度能夠有效調節,操作方便;通過調節手柄與溢流閥的對應配合;能夠對溢流區內的油液進行快速調節。在上底板上設置反拷塊,能夠進行電極絲加工,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出油口1、中間板2、中間擋板3、下底板4、上底板5、調節手柄6、油液進口7、反拷塊8、密封環9、溢流區10、進油閥11、聯軸器12、緊固螺栓13、傳動軸14、絲桿15、溢流閥16、側邊板17、回油閥18、殼體19、夾具定位塊20、工件夾具21、加工區22、蓋板23及端邊板24。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殼體19的底部設有上底板5,在上底板5的下面有下底板4;所述上底板5與下底板4間設有中間板2,所述中間板2用于調整下底板4與上底板5間的高度。使用時,下底板4與滑軌相連,能夠帶動殼體19與上底板5移動,進行不同地點的電火花加工。所述上底板5上設有側邊板17與端邊板24,所述側邊板17與端邊板24的相互連接,側邊板17與端邊板24及上底板5間圍合成液槽結構。所述上底板5上還設有中間擋板3,所述中間擋板3的兩端與側邊板17相固定;中間擋板3的兩側分別形成溢流區10與加工區22;所述加工區22內放置加工油液,能夠用于電火花加工。
所述上底板5的一端設有進油閥11、溢流閥16及回油閥18,所述進油閥11、溢流閥16及回油閥18位于上底板5對應于設置側邊板24的端部。進油閥11與回油閥18的端部位于加工區22,溢流閥16位于溢流區10。上底板5上對應于進油閥11的端部設有油液進口7,所述油液進口7與進油閥11的出口相連通。上底板5上還設有出油口1,所述出油口1與回油閥18、溢流閥16的出口端相連通。側邊板17對應于鄰近上底板5設置溢流閥16的端部設有調節手柄6,所述6調節手柄6的一端穿過側邊板17,并利用聯軸器12與傳動軸14相連。調節手柄6對應于設置聯軸器12的端部設有密封環9。所述傳動軸14上設有絲桿15,絲桿15利用緊固螺栓13與中間擋板3相緊固連接。絲桿15上設有蓋板23,所述蓋板23位于溢流閥16進口的上方,絲桿15能夠帶動蓋板23的旋轉,進而調整溢流閥16進口的開口度,調節溢流區10內油液的回流速度。
上底板5上還設有夾具定位塊20,并利用夾具定位塊20安裝工件夾具21。上底板5對應于設置出油口1的端部還設有反拷塊8,反拷塊8上放置電極絲;所述反拷塊8上的電極絲與主軸上的電極絲對應配合,能夠使主軸上的電極絲與反拷塊8上的電極絲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微研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微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90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