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萃取提硼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7434.0 | 申請日: | 2010-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5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郁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郁麗華 |
| 主分類號: | C01B35/10 | 分類號: | C01B35/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10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萃取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萃取提硼工藝。
技術背景
硼及其化合物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用途極為廣泛,其生產原料主要來源于礦石和鹵水。隨著硼礦石的大規模開采,礦石資源日益枯竭。而鹽湖中蘊藏著大量的硼,多以液體礦的形式存在。目前,從鹵水中提硼的方法有:浮選法、吸附共沉淀法、離子交換法、酸化沉淀法、分步沉淀法和溶劑萃取法等,其中溶劑萃取法萃取提硼早有研究,但對于一元醇與二元醇的混合醇萃取硼酸,國內尚未見報道。二元醇的極性較大,與非極性的溶劑相溶性差,所以一般的有機溶劑不適合作它的稀釋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合理、生產安全可靠、反應收率高、生產成本的萃取提硼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鹽湖提鋰后鹵水為原料,用2-乙基-1,3-己二醇分別與異辛醇、異戊醇組合的混合醇從鹵水中萃取硼,從萃取劑體積分數、酸度、相比、萃取時間、萃取溫度、飽和萃取容量、反萃劑濃度、反萃時間等方面加以實驗,獲得了混合醇從鹵水中萃取提硼的最佳工藝條件:萃取劑體積分數30%,水相pH為3,相比1∶1,萃取時間10min,最大飽和容量61.4g/L(B2O3)。
具體實施方式
準確移取一定量的母液與有機相,按一定比例置于分液漏斗中,在一定條件下于振蕩器上振蕩一段時間,然后靜置,待兩相分層清晰后,取水相分析,準確測定水相中的硼酸體積分數,有機相中硼酸體積分數根據物料守恒由差減法求得。其中異辛醇與2-乙基-1,3-己二醇、異戊醇與2-乙基-1,3-己二醇的混合醇分別簡稱為Da、Db。一元醇均以磺化煤油為稀釋劑,異辛醇、異戊醇分別簡稱為MA、MB。實驗溫度為室溫(20℃)。各元素測定方法:硼用堿滴定法(甘露醇化)與甲亞胺-H法測定,鈣、鎂用EDTA絡合滴定法測定,鋰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氯用汞量法測定,硫酸根用硫酸鋇質量法測定。
調節鹵水的酸度,相比為1∶1,分別用相同體積分數的有機相萃取,不同酸度的鹵水,其萃取率都隨鹵水酸度的降低而降低。一元醇萃取硼酸,萃取率隨碳鏈上碳原子數的增加而增加。兩種混合醇中Db略高于Da,其原因可能是一元醇MB的萃取率高于MA。但一元醇對硼的萃取效果遠低于混合醇,這可能是在二元醇中,由于兩個羥基在1、3位上,在與硼酸的反應中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六元環。其中對于一元醇的萃取效果與文獻比較有較大差距,其原因是一元醇的飽和萃取容量低、萃取體系不同,本實驗所用的鹵水硼的含量較高。
對4種萃取劑分別在2、4、6、8、10、12min時,移取振蕩混合液各15mL,放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取下層清液分析,測得B的含量。四種萃取劑對硼的萃取率都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至一定時間后達到萃取平衡。一元醇、二元醇分別在8、10min后即達到了萃取平衡,達到平衡的時間都比較短
調節待萃取水相pH為3,分別以體積分數為30%的混合醇、體積分數為50%的一元醇,依次改變相比進行萃取,萃取率隨相比(O/A)增大而增大。但隨著相比的增大,負載有機相中的硼體積分數也逐漸降低,因而在反萃取中得到的反萃液中的硼體積分數降低,需蒸發濃縮,導致成本變高。
按上述操作,在相比為1時,在一級萃取結束后,測出鹵水和有機相中的含硼量,再按原來相比加入新鮮鹵水與負載有機相接觸。兩相再次平衡后與前次一樣取樣分析,如此反復,直到有機相硼酸負荷量達到飽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郁麗華,未經郁麗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74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