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泳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06860.2 | 申請日: | 2010-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2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明哲;洪仕馨;胡至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67 | 分類號: | G02F1/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鮑俊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泳 顯示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泳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完全密封的電泳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電泳顯示裝置因利用TiO2或其它材料當成電泳顯示粒子的材料之一,而TiO2及部分材料本身也具有紫外光吸收劑的特性,因此,電泳顯示粒子若無紫外光防護裝置時,常因自然環境中的紫外光導致電泳顯示裝置無法正常運作。
因此,傳統電泳顯示裝置通常會設置抗紫外光薄膜于電泳顯示裝置上,而避免電泳顯示粒子因暴露于紫外光下導致電泳顯示裝置無法正常運作。然而,一旦電泳顯示裝置設置抗紫外光薄膜時,以一般封膠通常為紫外光固化封膠而言,將電泳顯示裝置暴露于紫外光下進行固化的情況下,上述紫外光固化封膠將因抗紫外光薄膜的設置而產生固化不完全的現象發生。因此,導致受紫外光光固化的封膠無法正常密封,而使傳統電泳顯示裝置的使用壽命下降并使不良率上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置有抗紫外光特性的光學膠的電泳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借助光學膠的設置達到封膠光固化完全的目的。
本發明的一另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抗紫外光特性光學膠排列設置的電泳顯示裝置,借助光學膠的排列達成完全曝露封膠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電泳顯示裝置包含基板、電泳顯示元件層、障壁層、保護層以及加工固化封膠。電泳顯示元件層具有頂面及底面,頂面具有第一寬度并貼附第一光學膠,底面設置于該基板上。障壁層則具有障壁頂面及障壁底面,障壁底面貼附于第一光學膠,障壁頂面上貼附第二光學膠。保護層具有第二寬度并貼附于第二光學膠上。而加工固化封膠將側封電泳顯示元件層、障壁層以及保護層于基板,加工固化封膠光固化于預設波長光的照射下。通常第一光學膠及第二光學膠至少其一具有吸收預設波長光的功能,并且完全曝露加工固化封膠于預設波長光的照射下。
其中,該障壁層的寬度與該第一寬度相同。
其中,該第二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寬度大于該第一寬度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寬度與該第二寬度相同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寬度不大于該第一寬度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功能的該第一光學膠或該第二光學膠內含有UV吸收劑,該UV吸收劑為C17H18N3OCL。
其中,該第一光學膠的寬度與該第一寬度相同。
其中,該第二光學膠的寬度與該障壁層的寬度相同。
而且,本發明提出一種電泳顯示裝置,包含:一基板;一電泳顯示元件層,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該頂面貼附一第一光學膠,該底面貼附于該基板上;一障壁層,具有一障壁頂面及一障壁底面,該障壁底面貼附于該第一光學膠,該障壁頂面貼附一第二光學膠;一保護層,貼附于該第二光學膠,該保護層面積大于并重迭于該電泳顯示元件層面積;以及一加工固化封膠,側封該電泳顯示元件層、該障壁層以及該保護層于該基板,該加工固化封膠光固化于一預設波長光;其中該第一光學膠及該第二光學膠至少其一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且完全曝露該加工固化封膠。
其中,該障壁層的覆蓋面積與該電泳顯示元件層面積相同。
其中,該第二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覆蓋面積大于該電泳顯示元件層面積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覆蓋面積與該保護層面積相同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該障壁層的覆蓋面積不大于該電泳顯示元件層面積且該第一光學膠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的功能。
其中,具有吸收該預設波長光功能的該第一光學膠或該第二光學膠內含有UV吸收劑,該UV吸收劑為C17H18N3OCL。
其中,該第一光學膠的覆蓋面積與該電泳顯示元件層面積相同。
其中,該第二光學膠的覆蓋面積與該障壁層的面積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68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