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寬帶全向陣列天線輻射單元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3266.8 | 申請日: | 2010-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7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余慧娟;黨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3/08;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世權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寬帶 全向 陣列 天線 輻射 單元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面天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面新型寬帶全向陣列天線輻射單元。
背景技術
隨著新型航行系統的不斷發展,地面全向陣列天線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全向陣列天線具有高增益、方位面全向覆蓋及俯仰波束靈活設計的特性。航管頻段主要集中在900MHz-1300MHz,在整個航管頻段需要滿足俯仰面天線方向及增益特性要求,具有良好的全向特性及駐波參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牢靠、擴展帶寬并形成全向覆蓋波束,且具有更好的地面平臺陣列天線應用推廣性的新型寬帶全向陣列天線輻射單元。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新型寬帶全向陣列天線輻射單元,包括金屬套筒,所述金屬套筒整體套住全向天線單元,沿所述金屬套筒的軸線設置一個同軸線內導體,所述同軸線內導體外部套裝有同軸線外導體,所述同軸線內、外導體的一端分別與全向天線單元連接,另一端與同軸線接頭連接。
所述全向天線單元為對稱交叉饋電套筒結構。
所述全向天線單元中的天線可以在垂直方向形成靈活的并饋組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全向天線單元采用金屬柱實現,構成兩個單極子對稱的輻射單元,外面用金屬套筒改善金屬柱電流分布,實現寬頻帶全向特性,并利用同軸線接頭給全向對稱單元饋電。上面所述部件的共同作用,結構牢靠,形成了有效的寬帶全向輻射波束,具有更好的地面平臺陣列天線應用推廣性。
附圖說明
本發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壓駐波比曲線圖。
圖3是本發明天線系統的水平面波瓣圖。
圖4是本發明垂直組陣的實現方式圖。
附圖標記:?101是全向對稱單元,102是金屬套筒,103是同軸線內導體,104是同軸線外導體,105是同軸線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金屬套筒102,金屬套筒102整體套住全向天線單元101,沿金屬套筒102的軸線設置一個同軸線內導體103,同軸線內導體103的外部套裝有同軸線外導體104,同軸線內、外導體103、104的一端分別與全向對稱單元101連接,另一端與同軸線接頭105連接。同軸線內導體103、同軸線外導體104分別給全向對稱單元101交叉饋電。
本發明中的全向天線單元101為對稱交叉饋電套筒結構,采用金屬柱,構成兩個相互對稱的單極子輻射單元,外面用金屬套筒102改善金屬柱電流分布,實現寬頻帶全向特性,并利用同軸線接頭105給全向對稱單元101饋電,全向天線單元101中的天線可以在垂直方向形成靈活的并饋組陣。上面所述部件的共同作用,形成有效的寬帶全向輻射波束,具有更好的地面平臺陣列天線應用推廣性。
圖2為本實施例中的電壓駐波比曲線,可見在900MHz~1300MHz具有良好的端口匹配特性。圖3表示天線系統的水平面波瓣圖,可以發現本發明的天線系統波瓣圖具有優越的寬帶全向覆蓋性能。圖4表示為其垂直組陣的實現方式。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32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備氣體分離分子篩膜的方法
- 下一篇:高功能抗體生物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