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表面修飾的納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3066.2 | 申請日: | 2010-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7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鈺軫;陳冠宜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立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2B1/00 | 分類號: | B82B1/00;B82B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彭茜茜;白益華 |
| 地址: | 中國臺灣30***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表面 修飾 納米 粒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表面修飾的納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以具雙烯鍵的酚類化合物表面修飾的納米粒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納米技術的研發,所制造的產品日益增加與多樣化,并已漸漸深入我們的生活。表面經特定分子修飾的納米材料,已經廣泛應用在各方面。像是以具磁性的納米氧化鐵、納米金、硒化鎘量子點等為載體,利用具特殊功能性的分子,如有機物、脂肪酸、脫氧核醣核酸…等修飾載體表面,可應用于藥物投遞、環境分析等特殊目的。
當傳統材料納米化后,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及生物兼容性都會隨著改變。納米粒子(介于1~100納米的顆粒或結構材料)可能會經由呼吸、飲食、血管注射、皮膚接觸等途徑進入生物體內。例如懸浮在空氣中的納米粒子可能被生物體吸入而到達肺臟,或經由受到納米粒子污染的水或食物進入腸胃道。此外,納米化的藥物經靜脈注射,或含有納米粒子的外用藥物及美容品經皮膚接觸,也會進入生物體內。
納米粒子(特別是非有機納米材料)被生物體吸收的速率快、排泄慢、停留在體內的時間長。殘留在生物體內的納米粒子,有些會造成組織發炎、壞死及纖維化,有些會造成粒線體的變形或細胞死亡。
納米粒子的毒性可能取決于納米粒子本身材料的特性,包括生物兼容性、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機械性質、粒徑的大小與形狀等。另外,納米粒子進入組織或細胞后,它的溶解度及濃度也會影響毒性的產生。
現在認為納米粒子導致毒性的機轉,主要與細胞產生過氧化物自由基有關。活性氧化物質(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包括O2-,H2O2,·OH等等,其具未成對電子的自由基(free?radicals),因此化學性質十分活潑,會攻擊體內蛋白質、核酸、脂肪酸等重要分子,而造成生物體氧化性傷害,進而可能導致老化、病變等結果。
由于暴露在納米粒子的環境中,往往無法發覺,因此亦難以避免。雖然納米粒子具有廣泛的用途,但是目前對納米粒子進入人體后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與產生毒性的機轉,尚未完全了解。因此,納米粒子對人體的安全性,是一個急迫且重要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表面修飾的納米粒子,其可以做為抗氧化劑及/或用降低納米粒子的毒性。
一種表面修飾的納米粒子,包括:一納米粒子,以及一修飾納米粒子的酚類化合物,其中酚類化合物具有化學式(a)或(b),
其中n=1~9,X是選自由NH2、OH、PH4、COOH及SH所組成的群組,R1可選自由具有C1-C5的烷基(C1-C5?alkyl?group)、芳基(aryl?group)、烯基(alkenylgroup)、炔基(alkynyl?group)、烷氨基(alkylamino?group)及烷氧基(alkoxy?group)所組成的群組,酚中的碳原子可獨立地為無取代或取代,酚中的碳原子的取代基是選自鹵素(halogen)、具有C1-C5的烷基(C1-C5?alkyl?group)、氰基(cyano,CN)、氟甲烷基(trifluoromethyl,CF3)、烷氨基(alkylamino?group)、胺基(amino)及烷氧基(alkoxy?group)所組成的群組。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一種表面修飾納米粒子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納米粒子;提供一酚類化合物,其具下列化學式(a)或(b),
其中,n=1~9,X是由選自NH2、OH、PH4、COOH及SH所組成的群組,R1可選自由具有C1-C5的烷基(C1-C5?alkyl?group)、芳基(aryl?group)、烯基(alkenylgroup)、炔基(alkynyl?group)、烷氨基(alkylamino?group)及烷氧基(alkoxy?group)所組成的群組,酚中的碳原子可獨立地為無取代或取代,酚中的碳原子的取代基是選自鹵素(halogen)、具有C1-C5的烷基(C1-C5?alkyl?group)、氰基(cyano,CN)、氟甲烷基(trifluoromethyl,CF3)、烷氨基(alkylamino?group)、胺基(amino)及烷氧基(alkoxy?group)所組成的群組;以及使酚類化合物與納米粒子于一溶液中共同反應,以得到的一修飾后的納米粒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立清華大學,未經國立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30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