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紅外夜視系統(tǒng)及對紅外夜視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202490.5 | 申請日: | 2010-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65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熙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捷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G01J5/00;G03B15/05;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 系統(tǒng)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紅外夜視系統(tǒng)及對紅外夜視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屬于紅外夜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安防監(jiān)控領域能實現夜視的球機或云臺普遍采用了普通紅外LED燈、激光紅外夜視、紅外熱成像和紅外陣列燈(LED?ARRAY)等技術。
普通紅外LED燈有制造成本低的特點,但紅外照射距離近,一般只有0至30米,并且壽命較短,一般使用半年后就有不亮的紅外燈出現。激光紅外燈具有方向性、單色性的特點,使得激光紅外燈的生廠工藝比普通紅外LED燈更加復雜,需要具有半導體激光器的生產技術及多年的實力積累才能完成優(yōu)良產品的制成,同時激光紅外燈的研發(fā)和生產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也是一般廠家所不能完成的。紅外熱成像是利用自然界物體不同部位紅外輻射強度的不同來形成圖像,圖像對比度較低,分辨細節(jié)能力較差,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現有的紅外陣列燈普遍采用LED?Array技術,電光轉換率較高,相對于其它紅外夜視產品,具有壽命較長、成像清晰、制造成本較低等特點。但目前已有的紅外陣列燈因為電筒效應而導致在超過20米的距離會畫面漆黑,導致看不清物體,而20米以內的距離則在畫面中間會出現一個亮圈,導致亮度不均勻。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在現有的紅外陣列燈技術中存在的因為電筒效應而導致在超過20米的距離會畫面漆黑,導致看不清物體,而20米以內的距離則在畫面中間會出現一個亮圈,導致亮度不均勻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紅外夜視系統(tǒng)及對紅外夜視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
該系統(tǒng)包括:通訊單元、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攝像機控制單元和主控單元,通訊單元用于將接收的控制信號發(fā)送給主控單元;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用于根據主控單元發(fā)送的控制命令控制紅外陣列燈組的透鏡角度或電流大小;攝像機控制單元用于根據主控單元發(fā)送的控制命令控制攝像機的鏡頭位置或視角大小,并將攝像機的視角信息發(fā)送給主控單元;主控單元用于根據通訊單元發(fā)送的控制信號,通過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向紅外陣列燈組發(fā)送控制命令,以及通過攝像機控制單元向攝像機發(fā)送控制命令,并根據攝像機控制單元發(fā)送的視角信息通過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控制紅外陣列燈組的透鏡角度或電流大小。
該方法包括:
步驟1,讀取攝像機的鏡頭位置值;
步驟2,根據攝像機的變倍值T與所述鏡頭位置值之間的關系獲得攝像機的變倍值T;
步驟3,根據公式ω=2×ATAN[2.4212/(2×3.84×T)]×57.2958獲得攝像機的視角值ω;
步驟4,根據所述視角值ω調整紅外陣列燈的透鏡角度或電流大小。
本發(fā)明根據攝像機的鏡頭位置信息獲得相應的紅外陣列燈的透鏡角度和亮度,實現了攝像機與紅外陣列燈的完美配合,避免了光電筒效應,使0~100米范圍的物體能夠清晰地被拍攝到,并且具有均勻的亮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紅外夜視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紅外夜視系統(tǒng)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提出了一種紅外夜視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具體可以包括通訊單元1、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2、攝像機控制單元3和主控單元4。通訊單元1,用于將接收的控制信號發(fā)送給主控單元4;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2,用于根據主控單元4發(fā)送的控制命令控制紅外陣列燈組5的透鏡角度或電流大小;攝像機控制單元3,用于根據主控單元4發(fā)送的控制命令控制攝像機6的鏡頭位置或視角大小,并將攝像機6的視角信息發(fā)送給主控單元4;主控單元4,用于根據通訊單元1發(fā)送的控制信號,通過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2向紅外陣列燈組5發(fā)送控制命令,以及通過攝像機控制單元3向攝像機6發(fā)送控制命令,并根據攝像機控制單元3發(fā)送的視角信息通過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2控制紅外陣列燈組5的透鏡角度或電流大小。
下面以普通紅外球機為例對本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紅外球機外部的控制信號通過通訊單元1發(fā)送給主控單元4,通訊單元1可以采用RS485總線,并以通用協議(例如PELCO-D/P)與主控單元4進行通訊。主控單元4可以采用NS?Semiconductor?LM3404型芯片,并根據通訊單元1發(fā)送的控制信號,通過紅外陣列燈組控制單元2對紅外陣列燈組5進行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捷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捷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24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