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02362.0 | 申請日: | 201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61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福勝;馮加芳;唐承宏;錢光海;高祖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H3/10 | 分類號: | D06H3/10;D06H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800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學合成 短纖維 分散 性能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合成短纖維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經溶解(或熔融)、紡絲、凝固、牽伸、定形、卷繞、切斷等生產過程制成。在其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并絲、連粘絲、倍長絲、膠塊等各種疵點。疵點的存在直接影響短纖維的分散性能,從而影響短纖維的質量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準確檢測來加以嚴格控制。
目前國內是采用原棉分析機或手持法檢測各種疵點。原棉分析機是由梳棉機和清化機組成,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利用風扇高速旋轉,產生負壓,也就是試樣受到分梳疏松后,在氣流離心力和機械的作用下,利用纖維與并絲、連粘絲、倍長絲、膠塊等各種疵點比重的不同,使纖維與各種疵點分離。手持法是將一定量的短纖維平鋪于臺面上,手持鑷子將各種疵點揀出。這兩種方法存在以下問題:
1、小并絲或小連粘絲等疵點無法分離或揀出,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
2、大并絲或大連粘絲在用原棉分析機分梳過程中,可能遭到破壞,被分梳成小并絲或小連粘絲,使檢測結果失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以便能夠對于短纖維的分散性能作出定量、快速的準確檢測的檢測。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裝置的結構特點是:
本發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裝置,其結構特點是:
呈直立設置一圓柱筒,在所述圓柱筒中設置中間濾層,在所述中間濾層的上方,沿軸向設置有攪拌軸用于構成分散攪拌器,在所述中間濾層的下方,分別設置安裝有進水閥的進水管和安裝有放液閥的放液管,所述中間濾層包括濾網和置于濾網上的濾布;在所述圓柱的側壁上,位于攪拌軸的底部、且處在中間隔層的上方,沿徑向設置進氣管。
本發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裝置的結構特點也在于:
設置所述圓柱筒在中間濾層位置處設為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為透明有機玻璃筒,在所述上筒和下筒之間設置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用于支撐所述濾網和濾布。
所述上筒和下筒在其相接位置處以單側鉸鏈連接,所述上筒可按上蓋的形式向鉸鏈一側打開。
設置攪拌軸的驅動電機為頂置結構,頂置在所述圓柱筒上的驅動電機與所述攪拌軸直聯。
本發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方法的特點是待檢短纖維放進盛有水的分散攪拌器中,經攪拌分散得混合液;再將混合液在分散攪拌器中加水稀釋并攪拌均勻,由放液閥排出液體,在濾布上形成有短纖維分散圖;將所述短纖維分散圖與標準分散圖比較,確定分散性能等級。
本發明化學合成短纖維分散性能檢測方法的特點也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
a、在所述圓柱筒中取出濾布,保留濾網;稱取1-5g短纖維放入分散攪拌器中,加水1-5升;啟動攪拌軸進行攪拌,使所述短纖維在水中得到分散;
b、增加水量至6-10升,攪拌均勻后打開放液閥,放液5-10秒后,用量筒截取100-500毫升的短纖維與水的混合液,停止攪拌并排出剩余物;
c、在所述濾網上輔放濾布,向圓柱筒內加水1-5升,再加入步驟b所截取的混合液,自進氣管壓入空氣、并攪拌,20-30秒后關閉進氣管,自放液閥完成排水后,取出濾布放入烘箱中烘干后,與標準分散圖比較即可確定分散性能等級。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發明檢測裝置結構緊湊、操作簡便,短纖維中無論大小的并絲、連粘絲、倍長絲、膠塊等各種疵點,均能直觀、準確地觀察和檢測;各種疵點在檢測過程中不會遭受破壞,保證檢測結果不失真。
2、本發明檢測方法快速、準確、直觀,檢測結果真實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間濾層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上筒和下筒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上筒和下筒連接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中標號:1驅動電機、2濾網、3濾布、4攪拌軸、5圓柱筒、5a上筒、5b下筒、6攪拌漿、7進水閥、8放液閥、9多孔板、10進氣管、11鉸鏈、12密封圈、13手柄、14鎖緊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皖維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23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方形、矩形鉆孔灌注樁成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子花枕選針驅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