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修復水泥混凝土構件表面缺陷的方法與銑刀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2336.8 | 申請日: | 2010-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6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汪哲蓀;葉獻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B28B11/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修復 水泥 混凝土 構件 表面 缺陷 方法 銑刀 | ||
1.一種修復水泥混凝土構件表面缺陷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工序進行:
步驟一、在水泥混凝土構件(1)的表面缺陷位置處,畫出規則幾何形狀的修復范圍;
步驟二、選用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或手提電鉆按如下方法施工:
采用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的施工:
a、對于構件(1)的頂面缺陷,將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直接放置于構件(1)的缺陷位置;先把水混凝土銑削機(3)的底面與構件(1)的頂面調整至平行,再將其機殼上的銑削方向刻度(4)與修復范圍邊界線對齊,在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上安裝銑刀,準備加工修復槽(2);
b、對于構件(1)的側面缺陷或底面缺陷,首先設置支架,再按步驟a將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安裝在支架上,準備加工修復槽(2);
采用手提電鉆的施工:
在手提電鉆的三爪夾頭中安裝銑刀,人工手持著手提電鉆,準備加工修復槽(2);
步驟三、操作水泥混凝土銑削機(3)或手提電鉆,按設定的銑削方式將銑刀在淋水冷卻的情況下,在修復范圍中的平面上從修復范圍邊界的一端銑削至另一端,然后調頭按S形路線,來回地將整個修復范圍內的平面銑削一遍,再重復修復范圍內的平面上銑削,直至修復范圍內的平面達到設定的修復槽底部平面的深度,形成修復槽(2);在最后一遍銑削的同時,用銑刀的外圓周面刀齒(22)將修復槽(2)的內周邊銑削平整;
步驟四、在修復槽(2)中澆筑與構件(1)相同強度標號的膨脹水泥混凝土,經保濕保溫養護,直至達到設定的強度即完成水泥混凝土構件(1)表面缺陷的修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水泥混凝土構件表面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設定的銑削方式為銑刀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在銑削修復槽(2)邊緣處混凝土時,采用銑刀旋轉方向與銑刀進給方向相反的逆銑方式;在銑削修復槽(2)中間部分混凝土時,設置銑刀旋轉方向與銑刀進給方向為相反的逆銑方式,或為相同的順銑方式;所述的銑刀的每遍銑削深度≯10mm,旋轉速度為5~80r/min,進給量為0.5~5.0mm/r。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水泥混凝土構件表面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水泥混凝土是采用硫鋁酸鹽類膨脹水泥混凝土。
4.一種應用在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的水泥混凝土銑刀,其特征在于:設置所述銑刀為套式立銑刀,所述銑刀的刀桿上有依次連接并與銑刀中軸線同軸設置的刀軸(12)、桿肩(13)和刀柄,刀軸(12)上固定套裝有端銑刀(21);在所述端銑刀(21)的外圓周面上等距分布著各道呈左螺旋狀的外圓周面刀齒(22),在所述端銑刀(21)的端面上分布著呈偏放射狀的端面刀齒(24);在所述外圓周面刀齒(22)與端面刀齒(24)之間,由圓弧面刀齒(23)相連接;所述外圓周面刀齒(22)、圓弧面刀齒(23)和端面刀齒(24)為折線齒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混凝土銑刀,其特征是:
設置所述銑刀為錐柄銑刀(11)或直柄銑刀;
所述錐柄銑刀(11)的刀柄是錐度為7∶24的錐柄(14);在所述錐柄(14)的端面中心有拉緊螺栓孔(16);所述錐柄銑刀(11)的刀軸(12)的外圓周面上,沿軸線方向設置有鍵槽(15),所述刀軸(12)的端面中心有螺栓孔;
所述直柄銑刀的刀軸的外圓周面上沿軸線方向設置有鍵槽,刀軸的端面中心有螺栓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混凝土銑刀,其特征是:
所述錐柄銑刀(11)的端銑刀(21)的直徑為50~300mm;
所述直柄銑刀的端銑刀(21)的直徑為20~8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233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桿接頭螺紋對接導向器
- 下一篇:智能化城市污水排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