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202113.1 | 申請日: | 2010-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9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煒;黃忠富;丁毅;何振良;謝俊;宗有三;耿俊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8 | 分類號: | B21D37/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精密 沖壓 模具 滑動 導向 裝置 潤滑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屬于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導向裝置是精密沖壓模具的重要組成部件,它是指在上下模座上安裝了主要由導套、導柱等零件所組成的運動副。在導向裝置的約束下,上下模相對運動時,始終沿著一個正確的方向運動,從而達到精密沖壓的目的。常見精密沖壓模具的導向裝置有滑動導向和滾動導向兩類。
滑動導向由于運動時是面接觸,導套和導柱易磨損且使用壽命短,因此滑動導向須開設特定的潤滑結構使其摩擦面潤滑充分以達到減小磨損和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F有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如圖1所示,它含有一個固接在上模座上的導套和一個固接在下模座上的導柱,并且導套內壁開設兩圈沿周向分布的油槽。這種滑動導向裝置潤滑結構的缺點是:所需要的潤滑油需要人工加入,且潤滑油的注入不能達到連續和循環得效果;所需潤滑油是以導套和導柱之間的配合間隙為通道,而該配合間隙隨模具精度的提高而減小,若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采用這種潤滑結構,由于導套、導柱間的配合間隙很小,故由導套頂部加入的潤滑油不易到達摩擦面的下部,導致導套、導柱磨損大,精密沖壓模具的精度下降快且使用壽命短。
對于滾動導向,在導套、導柱之間多了一層滾珠(即鋼球)和安裝滾珠的保持圈,由于運動時是線接觸,因此無需像滑動導向開設特定的潤滑結構就能長時間保持模具的精度且使用壽命高。但這種導向的缺點是,結構復雜、制造難度和成本較高。
因此一種既能克服上述缺點,又能保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的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潤滑結構的研制就顯得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滿足精密沖壓模具高使用壽命要求的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并使它保持結構簡單、制造方便等特點。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包括固定在上模座上的導套、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導柱以及設置在導套內壁上的周向油槽,其特點是:所述的周向油槽與導套壁中的徑向通孔連通,所述的徑向通孔通過上油管順序連接可調單向節流閥、電動油泵、冷卻器和潤滑油箱,所述的導套內壁上開設與周向油槽連通的單螺旋油槽或者是與周向油槽連通且成180°對稱布置的雙螺旋油槽,所述螺旋油槽的螺旋升角為2°~10°,所述的下模座在導柱孔附近開有潤滑油回流槽和回流孔,所述的回流孔通過下油管與過濾器和潤滑油箱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是:1)潤滑油通過油泵自動注入導套和導柱間,并通過下模座開設的潤滑油回流結構流回油箱,實現潤滑過程的自動化、連續化和循環化;2)潤滑油通過導套壁中的徑向通孔進入周向油槽后可直抵螺旋油槽,又通過導套相對于導柱的往復運動均勻分布在導套和導柱的摩擦面上,故其潤滑效果好,導套和導柱不易發熱、不易磨損,因而可長時間確保精密沖壓模具的精度且使用壽命長;3)潤滑油是從導套的徑向通孔、周向油槽和螺旋油槽進入摩擦面的而無須以導柱和導套間的配合間隙為進油通道,因此導柱與導套的配合間隙可設計得更小,精密沖壓模具的精度可進一步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潤滑結構;
圖2是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單螺旋潤滑油槽結構;
圖3是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的雙螺旋潤滑油槽結構;
圖4是精密沖壓模具下模座的潤滑油回流結構;
圖5是開有單螺旋油槽的精密沖壓模具滑動導向裝置潤滑結構的實施示意圖。
附圖中:1-上模座??2-導套??3-導柱??4-下模座??5-徑向通孔??6-周向油槽7-單螺旋油槽??8-上油管??9-可調單向節流閥??10-電動油泵??11-冷卻器??12-潤滑油箱??13-回流槽??14-回流孔??15-下油管??16-過濾器??17-雙螺旋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對照附圖,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及其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021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蛇類的取毒裝置
- 下一篇:哲羅魚人工繁殖采卵和采精操作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