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滾擺的繩線繞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9658.1 | 申請日: | 2010-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0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靜文 |
| 主分類號: | G09B23/10 | 分類號: | G09B2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820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繩線繞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理教學儀器,特別是滾擺的繩線結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有物理教學所使用的滾擺,包括:支架1、被支架水平固定的橫梁2、橫梁2下方通過繩線3懸掛起來的轉軸4、轉軸4的中部固定有重輪5。橫梁2的兩側開有兩個孔眼6,分別為橫梁左孔眼621與橫梁右孔眼622;轉軸4的對應兩側也開有兩個孔眼6,分別為轉軸左孔眼641與轉軸右孔眼642。繩線3分為左右兩根,左繩線31穿過橫梁左孔眼621、轉軸左孔眼641后打結形成繩線結7,右繩線32穿過橫梁右孔眼622、轉軸右孔眼642后形成繩線結7。
這樣的滾擺在實驗時,難于使重輪在轉動過程中保持在豎直面內上下移動,重輪極容易向前后左右方向晃動,從而導致實驗失敗,原因是:懸掛重輪及轉軸的左右繩線長度不一,導致轉軸傾斜,重輪必然在轉動的同時還要向前后左右方向晃動。為使左右繩線長度一致,在系好一根繩線后,教師們小心又細心地在另一根繩線上打結,但繩線結頭處在拉緊又會伸長約幾毫米,兩根繩線的長度仍然不一致,重輪仍要左右抖動,影響到實驗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滾擺上連接繩線的結構,使得左右繩線的長度一致,確保重輪在轉動過程中保持在豎直面內上下移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滾擺的繩線繞法,所述滾擺包括:開有左右兩個孔眼的橫梁、開有左右兩個孔眼的轉軸、穿過橫梁及轉軸上對應孔眼以將轉軸懸掛起來的繩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繩線為兩根,分別為左繩線與右繩線;所述左右繩線的繞法分為兩步:
A、將左右繩線分別穿在對應孔眼中:將所述左繩線對折后的對折端依次穿過橫梁左孔眼、轉軸左孔眼,再反轉形成左繩線圈后套接在轉軸左端;將所述右繩線對折后的對折端依次穿過橫梁右孔眼、轉軸右孔眼,再反轉形成右繩線圈后套接在轉軸右端;
B、將左繩線、右繩線的另一端打結連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左右繩線被連為一體,只需左右移動繩線結的位置,就可以調節左右繩線在豎直面內的長度,保證轉軸水平放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轉軸放置在水平面內,就使得重輪在轉動過程中一直保持在豎直面內上下移動,顯著地提升了實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滾擺繩線的連接情況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繩線連接示意圖;
圖1中:1.支架,2.橫梁,3.繩線,31.左繩線,32.右繩線,4.轉軸,5.重輪,6.孔眼,621.橫梁左孔眼,622.橫梁右孔眼,641.轉軸左孔眼,642.轉軸右孔眼,7.繩線結,81.左繩線圈,82.右繩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左繩線31對折后的對折端依次穿過橫梁左孔眼621、轉軸左孔眼641,再反轉形成左繩線圈81后套在轉軸4的左端;
所述右繩線32對折后的對折端依次穿過橫梁右孔眼622、轉軸右孔眼642,再反轉形成右繩線圈82后套在轉軸4的右端;
所述左繩線31、和右繩線32的另一端相互打結形成繩線結7后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靜文,未經張靜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96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手電筒的筆
- 下一篇:一種具有納米抗菌層的復合塑料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