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山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生長分化因子9的堿基突變多態性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9506.1 | 申請日: | 2010-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5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斌云;安小鵬;顏泉梅;侯金星;王建剛;宋宇軒;楊明明;朱廣琴;王韻斐;崔易虹;陳秋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山羊 促性腺激素 釋放 激素 生長 分化 因子 堿基 突變 多態性 方法 | ||
1.一種檢測山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外顯子4和生長分化因子9基因外顯子2的三個堿基突變多態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山羊基因組DNA為模板,在Taq?DNA聚合酶、緩沖環境、Mg2+、dNTPs存在的情況下,利用2對引物P1和引物P2在PCR條件下進行擴增,其中,引物P1用于擴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外顯子4以及部分內含子3和3′非翻譯區,篩查山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位點的突變;引物P2用于擴增生長分化因子9的外顯子2,篩查山羊生長分化因子9的外顯子2位點的突變;
根據瓊脂糖凝膠電泳對引物P1和P2的PCR擴增產物進行大小判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引物P1和P2的PCR擴增產物,發現這兩個擴增位點存在3個堿基的突變,其中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外顯子4,包含部分內含子3和3′非翻譯區存在2個基因突變,即185bp處有一個C→T的突變,在336處有一個引起C→T的突變,其中第一個突變在intron?3中,第二處突變在3′UTR;生長分化因子9外顯子2的127bp出有1個A→G的堿基突變,導致第396位氨基酸由纈氨酸變為異亮氨酸;
然后對這兩個基因的SNPs進行基因分型和基因頻率分析,以及與布爾山羊和西農薩能奶山羊的產羔性狀之間進行關聯分析;結果表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基因外顯子4,包含部分內含子3和3′非翻譯區和生長分化因子9基因外顯子2基因由引物P1和P2檢測的SNPs位點可用作山羊產羔性狀選擇的分子標記;
所述的引物P1如下:
上游引物1F:5′-ACCTCTGTCCTCACACCCTA-3′;
下游引物1R:5′-CATTCATGCCATTTTATTCC-3′;
所述的引物P2如下:
上游引物2F:5′-CCATGACTTTAGACTTAGC-3′;
下游引物2R:5′-TGGTTTTACTTGACAGGAG-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擴增的條件是:12μL反應體系,包括0.25U?Taq?DNA聚合酶,6μL?2×Buffer,0.5μL山羊基因組DNA樣品,10pmol/μL引物P1和引物P2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和滅菌超純水4.4μL;
所述的PCR反應程序如下:
(1)利用引物P1的PCR反應程序為:95℃預變性5min,94℃變性30s,52℃退火35s,72℃延伸35s,共進行35個循環,最后72℃充分延伸10min,4℃保存;
(2)利用引物P2的PCR反應程序為:95℃預變性5min,94℃變性30s,58.1℃退火30s,72℃延伸30s,共進行35個循環,最后72℃充分延伸10min,4℃保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是用10%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和分析利用引物P1擴增的PCR產物,結果如下:純合型CC在185bp和336bp位的堿基是C,雜合型TC在185bp和336bp位的堿基是T/C,雜合型TT在185bp和336bp位的堿基是T;同樣用10%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檢測和分析利用引物P2的PCR擴增產物,結果如下:純合型AA在127bp位的堿基是A,雜合型AG在127bp位的堿基是A/G,純合型GG在127bp位的堿基是G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950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