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兩級回油型空調熱泵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9165.8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65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鄧建云;黃釗;占磊;廖海防;劉純;李雅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1/00 | 分類號: | F25B31/00;F25B41/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順專利事務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紅纓 |
| 地址: | 52831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兩級 回油型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兩級回油型空調熱泵系統,屬于空調熱泵系統的改進技術。
背景技術
傳統型多聯空調熱泵系統由壓縮機、油分離器、四通閥、冷凝器、電子膨脹閥、高壓儲液罐、蒸發器、低壓儲液罐等部件組成,上述結構的多聯空調熱泵系統容易存在以下問題:由于系統中的冷媒在長配管中存在壓力衰減及回油困難等問題,用戶安裝時,因安裝位置關系必須使用長配管時,會使系統中的壓縮機油潤滑不良,影響產品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考慮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使用超長配管時也能確保壓縮機油潤滑良好,產品性能可靠,擴大應用范圍的兩級回油型空調熱泵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兩級回油型空調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第一級油分離器、四通閥、冷凝器、室外機電子膨漲閥、高壓儲液罐、高壓截止閥、一個以上室內機分流電子膨漲閥、一個以上蒸發器及低壓儲液罐,其中壓縮機的排氣口、第一級油分離器、四通閥、冷凝器、室外機電子膨漲閥、高壓儲液罐、高壓截止閥、室內機分流電子膨漲閥及蒸發器依次連通,蒸發器的另一端與四通閥的第三接口連通,四通閥的第四接口通過低壓儲液罐與壓縮機的回氣口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級油分離器及四通閥之間的管道上串接有第二級油分離器,第一級油分離器及第二級油分離器分別通過第一級回油毛細管及第二級回油毛細管與總回油毛細管連通,總回油毛細管與壓縮機的回氣口連通。
上述第一級回油毛細管及第二級回油毛細管通過回油毛細管合流三通與總回油毛細管連通。
本發明由于采用在第一級油分離器及四通閥之間的管道上串接有第二級油分離器的結構,壓縮機排出的油氣混和物經兩級油分離器能夠更好的分離,同時又不至于導致壓力損失過大,使用超長配管時也能保證壓縮機潤滑良好,提高了產品可靠性,擴大了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兩級回油型空調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1、第一級油分離器2、四通閥8、冷凝器9、室外機電子膨漲閥10、高壓儲液罐11、高壓截止閥12、一個以上室內機分流電子膨漲閥13、一個以上蒸發器14及低壓儲液罐15,其中壓縮機1的排氣口、第一級油分離器2、四通閥8、冷凝器9、室外機電子膨漲閥10、高壓儲液罐11、高壓截止閥12、室內機分流電子膨漲閥13及蒸發器14依次連通,蒸發器14的另一端與四通閥8的第三接口連通,四通閥8的第四接口通過低壓儲液罐15與壓縮機1的回氣口連通,所述第一級油分離器2及四通閥8之間的管道上串接有第二級油分離器4,第一級油分離器2及第二級油分離器4分別通過第一級回油毛細管3及第二級回油毛細管5與總回油毛細管7連通,總回油毛細管7與壓縮機1的回氣口連通。
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級回油毛細管3及第二級回油毛細管5通過回油毛細管合流三通6與總回油毛細管7連通。
本發明工作原理如下:由壓縮機輸出的高溫高壓氣體,通過第一級油分離器,讓排氣中自帶的部分油霧分離出來,分離后的帶有少量油霧的過熱氣態冷媒再進入第二級油分離器,進行再次分離,這樣通過兩次油分離后的冷媒中所包含的油量已經降至比較低的狀態,同時在壓縮機排回氣壓差的作用下,油分中的油經過回油毛細管回到壓縮機回氣管上,完成壓縮機與油分間的油路的循環;冷媒循環方面,由二級油分離器出來的冷媒氣體進入四通閥,再進入室外冷凝器進行換熱,冷凝后的氣液兩相冷媒經由外機電子膨漲閥節流后進入高壓罐,過多的冷媒液態冷媒儲存在高壓罐中,之后經過內機分流用電子膨漲閥到室內蒸發器(室外冷凝器)進行蒸發換熱,蒸發后的過熱氣體(或氣液兩相)經過低壓儲液罐后,確保過熱狀態氣體回到壓縮機,如此循環。
壓縮機排出的油氣混和物經兩級油分離器能夠更好的分離,同時又不至于導致壓力損失過大,在保證壓縮機潤滑良好的情況下,可采用更長的配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916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