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熱處理爐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96495.1 | 申請日: | 2010-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65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巖根末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I.K.S.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1D9/56 | 分類號: | C21D9/5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處理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熱處理爐,尤其是涉及能夠提高熱效率的熱處理爐。
背景技術
專利文獻1公開了連續(xù)熱處理爐。該連續(xù)熱處理爐具備在爐體的上部設置的軸流風扇、設置在軸流風扇下方的加熱裝置、設置在加熱裝置下方的狹縫板、設置在狹縫板下方的梁(在梁上懸掛有工件)。根據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連續(xù)熱處理爐,極省人力,能夠提高生產率,能夠使工件的品質均勻,并且能夠改善熱效率。
專利文獻2公開了熱風循環(huán)爐。該熱風循環(huán)爐具備:具有熱源和旋轉爐床的爐體;環(huán)狀的載置臺;軸流風扇;環(huán)狀隔壁。在旋轉爐床的靠外周側的部位上沿爐體的周壁具備載置臺。在載置臺上載置工件,該工件沿放射方向能夠搬入搬出。在載置臺上,循環(huán)流能夠沿上下方向通過。在爐體的頂部附近具備軸流風扇。軸流風扇將熱氣從自身的外周方向朝中心部吸入并朝旋轉爐床噴出。環(huán)狀隔壁將爐內分隔成設置載置臺的外周側區(qū)域和比該外周側區(qū)域靠內側的內方側區(qū)域。環(huán)狀隔壁在爐體的旋轉爐床附近及頂部附近劃分循環(huán)流反轉的通路。根據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熱風循環(huán)爐,循環(huán)爐小型并能夠增加處理量。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1-1314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57658號公報
然而,在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連續(xù)熱處理爐中,熱效率還存在改善的余地。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熱效率的熱處理爐。
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熱處理爐。此外,下面使用圖中的符號是為了有助于理解發(fā)明的內容,并未限定在圖示內容的范圍內。
根據本發(fā)明,熱處理爐具備爐體10、爐床12、送風裝置14、筒狀隔壁16、擱架18。爐體10具有帶門的開口40、42。帶門的開口40、42用于取出放入工件100。爐床12配置在爐體10下部。爐床12在水平方向上旋轉。送風裝置14配置在爐體10的內部且爐床12的上方。筒狀隔壁16配置在爐體10的內部且送風裝置14與爐床12之間。擱架18安裝在爐床12上。擱架18用于載置工件。送風裝置14與爐床12之間的空間通過筒狀隔壁16劃分成中央部分的空間50和外周部分的空間52。中央部分的空間50構成為朝向送風裝置14的氣體的吸入口。從送風裝置14排出的風送入并通過外周部分的空間52。擱架18以配置在外周部分的空間52內的方式安裝在爐床12上,并伴隨著爐床12的旋轉而在外周部分的空間52內回旋。在筒狀隔壁16的下方的位置上配置有將外周部分的空間52內的風引導到中央部分的空間50內的引導部20。在比筒狀隔壁16靠上的位置上配置有對從送風裝置14排出的風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22。在外周部分的空間52中的比擱架18靠上的位置上配置有分配部24,該分配部24分配加熱裝置22加熱的風,以對外周部分的空間52中的成為加熱帶的部分80供給比外周部分的空間52中的成為均熱帶的部分82更多的熱量。
通過了外周部分的空間52的風被引導部20向中央部分的空間50引導。送風裝置14從中央部分的空間50吸入氣體并向外周部分的空間52送風。加熱裝置22對該風進行加熱。分配部24分配加熱裝置22加熱的風,以對成為加熱帶的部分80供給比成為均熱帶的部分82更多的熱量。期間,擱架18伴隨著爐床12的旋轉而在外周部分的空間52內回旋。由此,經由風對載置在擱架18上的工件100施加熱量。在成為加熱帶的部分80中施加給工件100的熱量,比在成為均熱帶的部分82中施加給工件100的熱量多。由于對剛進入到爐體10的內部之后的低溫的工件100施加比達到規(guī)定的溫度時以后更多的熱量,因此在成為加熱帶的部分80中為了溫度上升而消耗的熱量不足的情況,和在成為均熱帶的部分82中將工件100加熱到必要程度以上的情況減少。其結果,熱效率變高。
另外,上述的分配部24優(yōu)選具有第一風供給部62和第二風供給部64。第一風供給部62配置在成為加熱帶的部分80的上方。第二風供給部64配置在成為均熱帶的部分82的上方。第二風供給部64比第一風供給部62的每單位時間的風的供給量少。
或者,優(yōu)選上述的第一風供給部62是具有孔的部件。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風供給部64是具有孔且孔的開口面積的和比第一風供給部62少的部件。
或者,優(yōu)選,上述的分配部24還具有部件66、68,該部件66、68在外周部分的空間52中配置在帶門的開口40、42的上方。在這種情況下,在帶門的開口40、42的上方配置的部件66、68,以在與爐體10的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的方式進行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I.K.S.株式會社,未經I.K.S.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64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割斷式安全脫離裝置
- 下一篇:檔位可調的割草機用油門操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