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能源或混合動力的微型電動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4210.0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9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瑞麟 |
| 主分類號: | B60N2/005 | 分類號: | B60N2/005;B60N2/01;B62D21/02;B62D7/00;B60G9/00;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6 江蘇省揚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 混合 動力 微型 電動汽車 | ||
1.一種微型電動汽車,它包括車身、車架、防撞單人座椅、防撞板、轉向系、前輪總成、后輪總成、輪轂電機,電源的配置有幾種不同的組合,當電源的配置是燃料電池時,還要安裝前冷卻進風斗、上冷卻進風斗和溫、濕度傳感器,另外,整車還配置制動系、調節控制器、電子差速器、LED照明幾部分,其特征是,
(A)1-3只防撞單人座椅或單人座椅縱向安裝在車身中,防撞單人座椅兩側與車身兩側連接,底部與車架底部連接,防撞單人座椅俯視為曲線形、梯形、多邊形,或兩側為線段、后背為曲線,或兩側為曲線、后背為線段,兩側與后背是曲線、線段或其組合;2只防撞單人座椅之間連接防撞板,防撞板底部與車架底部連接,防撞板正視為梯形、方形或多邊形,防撞板上邊和前邊的邊線為線段或曲線,防撞板是線段、曲線或其組合,前防撞單人座椅的前部連接的防撞板與車身前部連接,縱向2座車的防撞單人座椅之間安裝的防撞板或者設計成摩托車的騎跨式座位的型式;
(B)車架由矩形、方形薄壁管或二者之一立地交錯連接而成;2根縱梁不平行或平行立地依次交錯連接保險杠、軸套下梁、主橫梁、前座前橫梁、前座后橫梁、橫軸套梁、后座前橫梁、后座后橫梁、副橫梁、后橫梁;
支撐軸套是前輪總成的一部分,2只支撐軸套底部外圓與軸套下梁的兩端連接,2只支撐軸套的上部外圓與軸套上梁的兩端連接,同時2只支撐軸套的上部分別連接2根斜撐,斜撐的下部分別在前左、?前右、后左、后右方向與縱梁的保險杠部分和主橫梁部分連接,2只三角形的軸套前扶強連接保險杠、縱梁、軸套下梁和支撐軸套,2只三角形的軸套后扶強連接支撐軸套、軸套下梁、縱梁和主橫梁。
2根副縱梁分別交錯連接主橫梁、前座前橫梁、橫軸套梁、后座前橫梁的兩端,2根主橫梁扶強的前端連接主橫梁的兩端,后端分別斜接2縱梁,2根橫套扶強的前端連接橫軸套梁的兩端,后端分別斜接2縱梁,4只橫軸套掛腳連接在橫軸套梁的兩端下部、與后輪總成的橫軸套用螺栓滑動連接;
減震上軸的兩端前后分別連接4根斜撐,斜撐下部分別與后座前橫梁、后座后橫梁的縱梁部分連接,2根上軸扶強交錯連接,其4個端點分別連接上部的減震上軸和斜撐部分以及下部的縱梁和斜撐部分;
(C)車身前部設有轉向系,轉向系中的轉向盤設有手動的電控調速柄,或改設成汽車的踏板調速;轉向盤連接轉盤軸,轉盤軸連接轉向萬向節并進而連接L形的轉向搖臂,轉向搖臂的力臂部分與轉向橫桿的中部用螺栓滑動連接,轉向橫桿的兩端分別連接補償器,2只補償器的另一端分別與2只前輪總成的轉向軸用螺栓滑動連接;補償器是剛性的彈性體,它由1根或多根直的或彎曲的或螺旋的,截面是扁平的或圓柱形的,拉簧或彈簧或橡膠棒或合成橡膠棒或多股鋼絲的軟軸組成,它既保證了轉向傳遞的準確,又能補償2只前輪總成由于路面跳動產生的轉向橫桿和轉向軸之間的位置誤差即長度誤差,也即前輪轉向的方向誤差;轉向搖臂豎軸的中心是定點、力臂部分螺栓的中心是動點;支撐軸的中心是定點、轉向軸另一端栓孔的中心是動點;?這兩個定點和動點之間的距離要求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法則,當轉向盤向左或向右轉過一個角度時,兩只前輪也會向相同的方向轉過相同的角度。
(D)車架前部設置2只前輪總成,前輪總成支撐軸的下部縱向連接轉向軸、橫向連接前輪軸,前輪軸連接電動機和前輪轂,電動機安裝在前輪轂中,支撐軸上部與支撐軸套上部內圓滑動配合,支撐軸的肩胛上裝有墊圈軸承和減震裝置、頂端連接止脫蓋,墊圈軸承的內圓與支撐軸配合、外圓與支撐軸套下部的圓滑動配合,支撐軸套固定在車架上,支撐軸在減震裝置的作用下在支撐軸套內上下滑動和繞軸擺動;
(E)車架后部設置2只后輪總成,后輪總成的半叉型支撐前部的橫軸套與車架橫軸套掛腳用螺栓滑動連接,半叉型支撐后部橫向連接后輪軸,后輪軸連接電動機和后輪轂,電動機安裝在后輪轂中,半叉型支撐后部上方連接減震裝置,減震裝置的上方與車架的減震上軸連接,橫軸套在減震裝置的作用下繞軸擺動;
(F)電源的配置有幾種不同的組合:
①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鋰電池包括磷酸亞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鐵鋰電池;或者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加裝輔助電源超級電容器包括雙電層電容器、電化學電容器,或鎳氫電池,或蓄電池,或者加裝輔助電源小型發電機組,或者加裝輔助電源太陽電池板;
②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燃料電池包括直接醇類燃料電池、空氣金屬燃料電池,空氣金屬燃料電池又包括鋅空氣金屬燃料電池、鋁空氣金屬燃料電池;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輔助電源鋰電池包括磷酸亞?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鐵鋰電池,或超級電容器包括雙電層電容器、電化學電容器,或鎳氫電池,或蓄電池;
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燃料電池時,為其配置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前冷卻進風斗、上冷卻進風斗或二者之一,為其調溫加濕;安裝在車身前部的前冷卻進風斗為進風口大、出風口小的截頂錐體或長方錐體,出風口安裝由溫、濕度傳感器指令的繞中心軸轉動的風量控制裝置和加濕控制裝置;同樣,安裝在車身頂部的上冷卻進風斗為進風口大、出風口小的長方錐體,上部設有進風導板,進風導板的兩側為繞中心軸張開或收縮、折迭的扇形側板,中心軸連接進風導板和扇形側板安裝在車身的頂部組成進風口,溫、濕度傳感器指令進風導板繞中心軸轉動以調節進風量,同時指令加濕控制裝置工作;或者進風導板、扇形側板為固定張開結構,出風口安裝由溫、濕度傳感器指令的繞中心軸轉動的風量控制裝置和加濕控制裝置;或者進風導板、扇形側板為固定張開的、高于車頂或與之相平的、與縱向曲面的車頂共同組成進風口,出風口安裝由溫、濕度傳感器指令的繞中心軸轉動的風量控制裝置和加濕控制裝置;特別是車頂為橫向曲面時,進風導板、扇形側板為固定張開的曲面結構;或者將上冷卻進風斗安裝在車身的前部或車身的兩側或一側;
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燃料電池中的空氣金屬燃料電池包括鋅、鋁空氣金屬燃料電池時,為其配置的安裝在車身前部、頂部的具有除塵功能的前冷卻進風斗、上冷卻進風斗或二者之一,將空氣壓入電池本體與金屬反應、產生電能,同時對空氣金屬燃料電池進行溫度調節使其正常工作;或者將上冷卻進風斗安裝在車身的前部或車身?的兩側或一側;
③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超級電容器包括雙電層電容器、電化學電容器;輔助電源鋰電池,包括磷酸亞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鐵鋰電池,或鎳氫電池,或蓄電池,或小型發電機組,或太陽電池板安裝在車身上;
④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鎳氫電池;輔助電源為鋰電池,或超級電容器,或蓄電池,或小型發電機組,或太陽電池板;同時在車身上裝有前冷卻進風斗、上冷卻進風斗或二者之一、或安裝風機為鎳氫電池通風降溫。
⑤在微型電動汽車上安裝蓄電池;輔助電源為鋰電池,或超級電容器,或鎳氫電池,或小型發電機組,或太陽電池板;
當安裝超級電容器,或安裝燃料電池,或安裝鎳氫電池,或安裝小型發電機組時,要在車身上安裝前冷卻進風斗、上冷卻進風斗或二者之一,或安裝風機為其通風降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瑞麟,未經張瑞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421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疊合板
- 下一篇:一種電磁屏蔽板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