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取殘留阿維菌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2026.2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8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德堂;儲消和;潘貞德;吳雪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H17/08 | 分類號: | C07H17/08;C07H1/08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紀元;趙衛康 |
| 地址: | 31322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取 殘留 菌素 方法 | ||
1.一種提取殘留阿維菌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結晶母液蒸餾脫除溶劑,獲得脫溶劑后的第一油狀液;
b、采用硅膠柱層析方法進一步分離第一油狀液:柱層析用的固定相為硅膠,流動相為體積比為2/1的乙酸乙酯/石油醚,在柱溫50℃~60℃、柱壓大于0.5MPa的條件下進行洗脫,最先流出的組份為酯溶性雜質;在酯溶性雜質流出后改換單一溶劑乙酸乙酯為流動相,將阿維菌B1、A1、B2、A2四組份從柱子中洗脫出來,然后將洗脫液蒸餾脫除乙酸乙酯,獲得含B1、A1、B2、A2四組份的第二油狀液;
c、采用碳十八烷基硅烷柱層析方法拆分所述第二油狀液中的B1、A1、B2、A2四組份:柱層析用的固定相為C18,流動相為體積比為(81~90)/(10~19)的甲醇/水,在柱溫50℃~60℃、柱壓大于0.5MPa的條件下洗脫,最先流出的組份為酯溶性雜質,其后依次為B2a、A2a、B1b、B1a、A1a,分別回收含B2a、B1b和B1a的洗脫液,最后減壓蒸餾脫除溶劑后獲得B1a、B1b、B2a。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殘留阿維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水流動相體積比為85/17。
3.一種提取殘留阿維菌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結晶母液蒸餾脫除溶劑,獲得脫溶劑后的第一油狀液;
b、采用硅膠柱層析方法進一步分離第一油狀液:柱層析用的固定相為硅膠,流動相為體積比為2/1的乙酸乙酯/石油醚,在柱溫50℃~60℃、柱壓大于0.5MPa的條件下進行洗脫,最先流出的組份為酯溶性雜質;在酯溶性雜質流出后改換單一溶劑乙酸乙酯為流動相,將阿維菌B1、A1、B2、A2四組份從柱子中洗脫出來,然后將洗脫液蒸餾脫除乙酸乙酯,獲得含B1、A1、B2、A2四組份的第二油狀液;
c、采用硅膠柱層析方法拆分所述第二油狀液中的B1、A1、B2、A2四組份:柱層析用的固定相為硅膠,流動相為體積比為9/9/2/1的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甲醇,柱溫為50℃~60℃,柱壓維持在0.5~3MPa,最先流出的組份為含A組份的洗脫液,其后為含B組份的洗脫液,然后將含B組份的洗脫液用蒸餾法脫除溶劑后,用乙醇或甲醇在60℃~70℃回流溶解,最后在攪拌條件下降溫至5℃~30℃,析出B1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202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雷莫拉寧的分離方法
- 下一篇:高純度二甲基二氯化錫結晶體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