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負載分擔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1784.2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70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6 | 分類號: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龔家驊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分擔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負載分擔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負載均衡技術是一種服務器或網絡設備的集群技術,負載均衡技術可以 將特定的業務(例如,網絡服務、網絡流量等)分擔到多個服務器或網絡設 備上,從而提高了業務的處理能力,并保證了業務的高可用性。
具體的,LB(Load?Balance,負載均衡)技術具有以下優勢:(1)高性能 (Performance):LB技術將業務均衡的分配到多個服務器(或網絡設備)上, 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性能。(2)可擴展性(Scalability):LB技術可以方便的增 加集群中服務器(或網絡設備)的數量,在不降低業務質量的前提下滿足不 斷增長的業務需求。(3)高可用性(Availability):單個或多個服務器(或網 絡設備)發生故障時,不會導致業務的中斷,實現了整個系統7×24小時可用。 (4)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大量的管理工作都集中在應用LB技術的設 備上,服務器群(或網絡設備群)只需要通常的配置和維護即可。(5)透明 性(Transparency):對于用戶而言,集群等同于一臺可靠性高、性能好的服務 器(或網絡設備),用戶感知不到也不必關心具體的網絡結構,增加和減少服 務器(或網絡設備)均不會影響正常的業務。
基于LB技術的上述優勢,數據中心通常采用服務器負載均衡方式進行組 網,其中,常見的負載均衡方式包括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網 絡地址轉換)方式和DR(Direct?Routing,直接路由)方式兩種。
現有技術中,如果網絡中需要部署LB設備,并采用DR方式進行服務器 的負載均衡時,一種常用的應用場景如圖1所示。在圖1中,服務器(服務 器1和服務器2)需要配置自身的IP地址和VIP(虛擬IP,用于接收由LB 設備分發來的服務請求,以VIP使用1.1.1.5為例)。
在圖1所示的組網中,各個設備的路由以及IP配置情況如下:
1、路由器(Router):三層轉發設備,用于報文的轉發。其中,路由器與 服務器之間為交換機。
2、客戶端(Client)1和客戶端2:作為發起服務請求的客戶端,模擬用 戶。
3、服務器(Server)1和服務器2:作為服務器。其中,在DR方式的組 網中對服務器有特殊要求,由于服務器上需要配置VIP,且服務器上的VIP 需要不響應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請求;每臺服 務器需要有兩個地址,一個為實際的物理地址;另一個為環回接口地址VIP (1.1.1.5)。
4、LB設備(Device):其中,LB設備也有兩個地址,一個為實際的物理 地址;另一個為環回接口地址VIP(1.1.1.5)。
基于上述組網情況,現有的負載均衡的具體工作流程圖,如圖2所示: 包括:
(1)客戶端以VIP為目的地址發送服務請求報文。其中,客戶端1和客 戶端2以VIP(1.1.1.5)為目的IP地址發送服務請求報文,該服務請求報文 根據路由設置情況將首先發送給路由器。
(2)路由器接收到服務請求報文后,轉發給LB設備。
(3)LB設備接收到服務請求報文后,獲取應該將服務請求報文分發給 哪臺服務器。其中,在分發該服務請求報文時,需要通過中間的二層交換機。
(4)LB設備分發服務請求。其中,LB設備在封裝報文時,目的IP地 址為VIP,目的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為指定的要分 發服務器的MAC(通過ARP請求服務器IP獲取),從而能夠保證請求報文能 夠順利的轉發給指定的服務器(例如,服務器1或者服務器2)。
(5)服務器接收并處理服務請求報文,返回響應報文。其中,響應報文 的目的IP為客戶端的IP,通過服務器上設定的路由來轉發,直接發送到路由 器,該服務器的應答報文不再經過LB設備。
(6)路由器接收到響應報文后,直接將響應報文轉發給客戶端。即路由 器按照目的IP將來自服務器的響應報文直接轉發給客戶端1或客戶端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17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攜式通訊裝置
- 下一篇:一種Linux網絡設備動態標記RTP流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