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熔融高爐渣離心粒化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1546.1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55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謝國威;李順;姜輝;佟欣;回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3/06 | 分類號: | C21B3/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1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熔融 爐渣 離心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有色冶金行業中的熔融爐渣粒化過程中的能源回收利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熔融高爐渣智能離心粒化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高爐渣是高爐冶煉的副產物,它由礦石中的脈石、燃料中的灰分和熔劑中非揮發分組成。目前我國冶煉一噸生鐵約產生0.3~0.6噸高爐渣。2008年我國產鐵4.71億噸,即使按0.3t渣/t鐵計算,高爐渣的產出量為1.4億噸,同時其排出溫度大于1500℃,由此可見熔融高爐渣顯熱回收就成為鋼鐵企業節能降耗的重要途徑。熔融高爐渣是典型的硅酸鹽爐渣,它具有如下特點:(1)導熱系數較低,在1400~1500℃液相階段,λ=0.1~0.3W/(m·K);玻璃相階段,λ=1~2W/(m·K);(2)粘度隨著溫度的降低急劇升高。為了提高換熱速度,就必須要縮小渣粒的尺寸,因此熔渣粒化就成為其顯熱回收的關鍵技術。
離心粒化法因為其具有干式粒化高粘度液體、液滴粒徑易于控制和單體生產能力大等特點,而被認為是熔渣粒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一般離心粒化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爐渣顆粒集中飛濺到水冷壁的某處,導致水冷壁局部過熱,影響水冷壁的使用壽命和冷卻介質的換熱效果,另外,爐渣顆粒的分布也不均勻,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了離心粒化高爐渣工業化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熔融高爐渣離心粒化的控制方法,使飛濺的爐渣均勻的打到爐壁上,減少因局部過熱造成的水冷壁損傷,延長水冷壁使用壽命,而且可以提高渣粒和冷卻水的換熱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熔融高爐渣離心粒化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沿水冷壁垂直方向的均勻配置若干個溫度測量裝置,測量該點的實時溫度;
2)溫度測量裝置與PLC控制器輸入模塊相連接,PLC控制器中植入遺傳算法程序,分別對幾個測溫點進行比較,對其溫度最小值位置進行優化判斷和預測;
3)通過PLC控制器對轉杯下液壓裝置進行控制,調整轉杯的高度至溫度最小值位置。所述的溫度測量裝置為熱電阻或熱電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緊湊簡單、易于操作,避免水冷壁局部過熱,延長爐渣離心粒化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換熱率,有利于能源回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杯電機??2-水冷壁??3-中間包??4-轉杯??5-固定支架??6-收集盤??7-熱電阻8-鼓風機??9-PLC控制器??10-液壓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見圖1,一種熔融高爐渣離心粒化的控制方法,裝置頂部設有中間包3,底部設有收集盤6,側壁設有水冷壁2,在水冷壁2上設置有4~8個熱電阻7,轉杯4下部通過固定支架5與液壓裝置10相連接,液壓裝置10可控制轉杯4升降,中間包3下部的轉杯4在轉杯電機1的帶動下以800~1600轉/分鐘的速度旋轉,熔融的高爐熔渣從中間包3中滴落在轉杯4中,由于高速轉杯所形成離心力作用,1400~1500℃的高爐熔渣被粒化成直徑為1~5mm的顆粒,并飛濺到四周水冷壁2上,落下由收集盤6收集,高爐熔渣中的顯熱被水冷壁2中的水和鼓風機8鼓入的空氣回收,其實現的步驟如下:
1)實施例中本發明沿水冷壁2垂直方向的均勻配置4個熱電阻7,各自測量該點的實時溫度;
2)熱電阻7與PLC控制器9輸入模塊相連接,PLC控制器9中植入遺傳算法程序,分別對4個熱電阻7采集的溫度值進行比較,對其溫度最小值位置進行優化判斷和預測;
3)通過PLC控制器9對轉杯液壓裝置10進行控制,調整轉杯4的高度至溫度最小值位置,將液壓裝置10的工作電流與轉杯4的高度對應標定,這樣PLC控制器9只需根據低溫點位置輸出相應驅動電流即可實現對轉杯高度的控制。
本發明利用離心力進行熔渣干式粒化,利用PLC控制器調整轉杯所在的高度,可以避免水冷壁因為局部過熱影響其使用壽命,更有利于實現能量充分回收目的,其冷卻的高爐渣可以用來生產水泥,有利于實現廢棄物的“零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15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