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分離環磷腺苷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1526.4 | 申請日: | 201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80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應漢杰;錢文斌;柏建新;陳曉春;陳勇;熊健;林曉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H19/213 | 分類號: | C07H19/213;C07H1/06;B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曹津燕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分離 腺苷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分離環磷腺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環磷腺苷又名3′,5′-環磷酸腺苷(3′,5′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簡稱cAMP),為蛋白激酶致活劑,是核苷酸的衍生物。它是在人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物質,由三磷酸腺苷在腺苷環化酶催化下生成,能調節細胞的多種功能活動。作為激素的第二信使,在細胞內發揮激素調節生理機能和物質代謝的作用,能改變細胞膜的功能,促使網織肌漿質內的鈣離子進入肌纖維,從而增強心肌收縮,并可促進呼吸鏈氧化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缺氧,緩解冠心病癥狀及改善心電圖。此外,對糖、脂肪代謝、核酸、蛋白質的合成調節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于cAMP的分離純化,國內外報道的較少,傳統的分離工藝普遍存在著工藝冗長、產量收率低,分離成本高,環境污染性大等缺點。如最早工業的化學合成法,大多是以腺苷酸或腺苷為底物,首先合成中間體,然后在一定溶劑內用特定環化劑進行環化,最終合成環磷腺苷。
例如申艷紅等于2004年報道了對Genieser等的合成工藝的改進方法。將中間體腺苷-5二氯磷酸酯及時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出來,減少了過量的三氯氧磷對反應中間體的影響,也相應減少了環化時強堿的使用量,避免了生成大量的磷酸鹽和氯化物副產物。制備環磷腺苷時,溶劑選用水和乙腈,由于乙腈中環磷腺苷的含量很低,故可以先通過冷凍使水和乙腈分層,既可以快速地回收乙腈,又能縮短溶劑蒸除消耗的時間,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反應收率約為58%。但是,總體而言,化學法由于反應不完全,工藝總收率仍然不夠理由。
另外也有專利報道了從紅棗內提取環磷腺苷(CN1702076A),但實際上并沒有產業化的可能,主要是因為紅棗中的環磷腺苷太低,而且后續分離純化工藝亦較復雜,需要經過四道樹脂分離,將大棗洗凈、晾干、去核,然后按比例添加蒸餾水浸泡24-48小時后勻漿,高速冷凍離心,取上清液反復經離子交換柱層析,進行分離、純化、冷凍干燥成凍干粉末。
在現有的cAMP生產工藝中,固定床離子交換技術在分離環磷腺苷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固定床離子交換技術存在多種弊端,它是一種分批式作業,吸附、洗雜、洗脫、再生等步驟在同一床內進行,單批作業周期長,不連續,離子交換樹脂容量不能充分利用,從而化學試劑消耗量大,不經濟,廢水排放量大等也是這種分離方式的明顯缺點。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環磷腺苷分離過程成本高、操作繁瑣、不易規模化的缺點,提供一種成本低、操作簡便,并且能夠大規模應用的連續分離環磷腺苷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續分離環磷腺苷的方法,該方法使用一種連續離子交換系統,該連續離子交換系統包括分別位于吸附區、洗雜區、洗脫區和再生區的5-80根串聯的陰離子交換柱;該方法包括將含有環磷腺苷的溶液連續地泵入位于吸附區的陰離子交換柱中進行吸附,使吸附后的陰離子交換柱依次通過洗雜區、洗脫區和再生區,再返回到吸附區再次進行吸附;該方法還包括將洗脫區流出的洗脫液脫鹽、結晶、干燥得到環磷腺苷。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連續分離環磷腺苷的方法,其中,所述連續離子交換系統優選地包括5-40根串聯的陰離子交換柱,更優選地包括8-35根陰離子交換柱。所述串聯是指位于每個區中的離子交換柱首尾串聯。
具體地,這些陰離子交換柱分別位于所述吸附區、洗雜區、洗脫區和再生區,即每個區至少具有一根陰離子交換柱,例如,每個區的陰離子交換柱的數量可以各自為1-10根,優選為2-8根。各個區的陰離子交換柱的數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連續離子交換系統通過組合式閥門將所述陰離子交換柱在吸附區、洗雜區、洗脫區和再生區之間切換,將吸附區的陰離子交換柱在飽和吸附后由吸附區送入洗雜區進行洗雜,洗雜結束后由洗雜區送入洗脫區進行洗脫,洗脫完成后由洗脫區送入再生區進行再生,樹脂再生完成后由再生區送入吸附區再進行吸附,如此循環,使得每個區的第1根陰離子交換柱的狀態切換同步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152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保溫板
- 下一篇:無鹵阻燃AB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