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鯊魚軟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及其生產純化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91509.0 | 申請日: | 201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99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秋玲;陳小佳;梁旭方;洪岸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475 | 分類號: | C07K14/475;C07K1/14;C12N15/12;C12N15/63;C12N1/21;A61K38/18;A61P35/0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wèi) |
| 地址: | 5106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鯊魚 軟骨 血管 生成 抑制 因子 分子 多肽 及其 生產 純化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含有33個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2.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的DNA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一種重組表達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組表達載體含有權利要求2所述的DNA序列。
4.一種重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組微生物是權利要求3所述重組表達載體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制備得到。
5.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的生產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分別以-SUMO和鯊魚血管抑制因子全長基因序列為模板,設計引物,引物序列如SEQ?ID?NO:12~15所示;通過PCR擴增,得到兩段基因序列,將兩段基因連接在一起,經酶切后與表達載體pET3C連接,得到重組表達載體;
(2)將重組表達載體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BL21(DE3),挑取單克隆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IPTG誘導表達后做電泳,選取表達量高的作為發(fā)酵種子;
(3)將表達量高的克隆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離心所得發(fā)酵菌體,收集細胞、破碎、離心后得到上清,用Ni-NTA柱進行純化,得到含有SUMO標簽的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
(4)將表達量高的克隆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發(fā)酵,離心所得發(fā)酵菌體,收集細胞、破碎、離心后得到上清,用Ni-NTA柱進行純化,得到含有SUMO標簽的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在含有SUMO標簽的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加入SUMO酶,SUMO酶與小分子多肽的體積比為1∶100,得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
6.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在抑制血管和血管內皮細胞的生產或生長中的應用。
7.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在制備抑制血管生成或生長的藥物中的應用。
8.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在制備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生成或生長的藥物中的應用。
9.權利要求1所述鯊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小分子多肽在制備抗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150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