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熒光層結構及其形成方法以及發光二極管封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1056.1 | 申請日: | 2010-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70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廖啟維;曾文良;林志勇;謝明村;葉進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50 | 分類號: | H01L33/50;H01L3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熒光 結構 及其 形成 方法 以及 發光二極管 封裝 | ||
1.一種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層結構包括相互疊設的第一熒光層和第二熒光層,所述第一熒光層中包括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一熒光粉帶,所述第二熒光層中包括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二熒光粉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兩個相鄰的第一熒光粉帶之間的最大距離以及所述每兩個相鄰的第二熒光粉帶之間的最大距離均小于1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熒光層中,所述多條第一熒光粉帶為同心的相互間隔的第一環形熒光粉帶,所述多條第一環形熒光粉帶中每兩個相鄰的第一環形熒光粉帶之間為一第一透明區域,所述第二熒光層中,所述多條第二熒光粉帶為同心的相互間隔的第二環形熒光粉帶,所述多條第二環形熒光粉帶中每兩個相鄰的第二環形熒光粉帶之間為一第二透明區域,所述第一環形熒光粉帶與所述第二透明區域相互交迭,所述第二環形熒光粉帶與所述第一透明區域相互交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層結構為一半球殼形狀,其圓形底邊包括有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及第四點,在所述熒光層結構的圓形底邊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點和第二點的連線及所述第三點和第四點的連線相互垂直,所述多條第一熒光粉帶為從所述第一點延伸到所述第二點的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一弧形熒光粉帶,所述多條第二熒光粉帶為從所述第三點延伸到所述第四點的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二弧形熒光粉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熒光層中,所述多條第一熒光粉帶為相互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一條形熒光粉帶,所述第二熒光層中,所述多條第二熒光粉帶為相互平行間隔排列的第二條形熒光粉帶,所述多條第一條形熒光粉帶與所述多條第二條形熒光粉帶交錯設置并形成網格狀。
6.如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熒光粉帶以及所述第二熒光粉帶分別至少包含一紅色熒光粉帶和一綠色熒光粉帶。
7.一種發光二極管封裝結構,其包括容置杯、設置在所述容置杯中的發光二極管芯片及覆蓋所述發光二極管芯片的熒光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層結構包括相互疊設的第一熒光層和第二熒光層,所述第一熒光層中包括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一熒光粉帶,所述第二熒光層中包括多條相互間隔排列的第二熒光粉帶,所述每兩個相鄰的第一熒光粉帶之間的最大距離以及所述每兩個相鄰的第二熒光粉帶之間的最大距離均小于1mm。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封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杯包括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包括一個底面及一個頂部開口,所述發光二極管芯片設置在所述置槽的底面上,所述熒光層結構覆蓋在所述容置杯的頂部開口上。
9.一種熒光層結構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層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將一第一熒光粉混合一膠體中并射出成型,形成多條第一熒光粉帶;
將一第二熒光粉混合一膠體中并射出成型,形成多條第二熒光粉帶;
分別將所述多條第一熒光粉帶及多條第二熒光粉帶相互間隔排列混合于一透明膠體內,制作第一熒光層及第二熒光層,所述每兩個相鄰的第一熒光粉帶及第二熒光粉帶之間的最大距離均小于1mm;
將所述第一熒光層與所述第二熒光層相互疊設,然后進行壓合形成熒光層結構。
10.一種熒光層結構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層結構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將一第一熒光粉混合一膠體中并射出成型,形成多條第一熒光粉帶;
將一第二熒光粉混合一膠體中并射出成型,形成多條第二熒光粉帶;
將所述第一熒光粉帶以及所述第二熒光粉帶相互間隔排列后,加入透明膠體混合;
將混合了第一熒光粉帶以及所述第二熒光粉帶的透明膠體進行壓合,形成熒光層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榮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10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認知無線電的頻譜感知裝置、方法、程序
- 下一篇:液體排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