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90981.2 | 申請日: | 2010-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2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幼靈;張竹明;安建;普光躍;黃朝兵;許云榮;李偉軍;郭悅波;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紅山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0 | 分類號: | F04D29/40;F04D29/66;F16L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吳寶泰 |
| 地址: | 6534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連接 裝置 底流泵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底流泵,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
背景技術
鐵精礦礦漿在脫水過程中由于采取了溢流操作法,低濃度礦漿流到濃縮池,經過濃縮機對其進行濃縮后再由底流泵打至陶瓷機進行脫水。在輸送過程中濃縮機與陶瓷機有較大的高差,所以必須使用大功率的底流泵。
但是,大功率的底流泵在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震動,該有害的震動會造成減少底流泵出口管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壽命。
如圖1所示為現有的底流泵結構示意圖,包括閥門2、底流泵4、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該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分別連接在底流泵4的兩邊。底流泵4的震動會影響到鋼材質的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其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鐵精礦礦漿在脫水過程中,大功率的底流泵在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震動,該有害的震動會造成減少底流泵出口管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種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包括閥門、底流泵、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所述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分別連接在所述底流泵的兩邊,在所述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中間部位分別通過一軟連接裝置連通,所述軟連接裝置的材質硬度小于所述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的材質硬度。
進一步,所述軟連接裝置為橡膠軟管。
進一步,所述橡膠軟管的長度為70cm至90cm之間。
進一步,所述軟連接裝置兩端分別設置一法蘭盤連接在所述進漿管道上。
進一步,所述法蘭盤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所述進漿管道上。
進一步,所述軟連接裝置兩端分別設置一法蘭盤連接在所述出漿管道上。
進一步,所述法蘭盤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所述出漿管道上。
該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與現有底流泵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由于在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中間部位分別通過一軟連接裝置連通,該軟連接裝置的材質硬度小于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的材質硬度,因而該軟連接裝置可以減小進漿管道和出漿管道的有害震動,因而可以延長底流泵出口管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壽命。
(2)本發明的軟連接裝置可以提高底流泵的使用效率,降低底流泵故障發生的頻繁。
附圖說明
圖1:現有底流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軟連接裝置;2-閥門;3-進漿管道;4-底流泵;5-法蘭盤;6-出漿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2,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具有軟連接裝置的底流泵,包括閥門2、底流泵4、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所述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分別連接在所述底流泵4的兩邊,在所述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中間部位分別通過一軟連接裝置1連通,所述軟連接裝置1的材質硬度小于所述進漿管道3和出漿管道6的材質硬度。
所述軟連接裝置1為橡膠軟管。所述橡膠軟管的長度為70cm至90cm之間。
所述軟連接裝置1兩端分別設置一法蘭盤5連接在所述進漿管道3上。所述法蘭盤5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所述進漿管道3上。
所述軟連接裝置1兩端分別設置一法蘭盤5連接在所述出漿管道6上。所述法蘭盤5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在所述出漿管道6上。
本發明通過以下裝配工藝實現:
第一、選擇韌性較好且耐磨的橡膠軟管軟制作成軟連接裝置。
第二、首先將底流泵4出口端的出漿管道6(通常為鋼管)割除一段能放入橡膠軟管的位置。
第三、在割除出漿管道6的兩端焊上合適的法蘭盤5。
第四、裝上橡膠軟管并固定牢固。
在所述進漿管道3上安裝橡膠軟管的方式同上。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明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紅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經云南大紅山管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0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沖擊密珠靜壓比例控制混合支承
- 下一篇:封閉式無軸螺旋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