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90966.8 | 申請日: | 2010-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6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小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K9/0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1/06;A61P11/00;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嬰幼兒 哮喘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屬藥物領域。
背景技術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難治性慢性肺部疾患,近十多年來,英、美、澳洲等一些國家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增高,我國的發病率接近1%(1992年),且以12歲以下發病為高。好發年齡在6歲以內,3歲以內發病者約占84.8%。四川省兒童哮喘的發病率為1.95%,居全國第二位,2001年第二次全國流調的初步結論哮喘的發病率有很大的增加。近代研究表明,在哮喘的發病機制上占有主導地位的是呼吸道的變態反應性炎癥(AAI)和氣道的高反應性(AHR),近年來有關哮喘的研究重點已從氣道平滑肌痙攣轉向AAI和AHR,在治療上,新一代的抗炎癥藥物被提到第一線的位置,強調吸入療法,這些基礎和臨床的進展,使哮喘的治療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目前報道治療哮喘的文獻較多,如申請號:200710113534.5,發明名稱:清痰止咳的中藥方劑,該發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的一種清痰止咳的中藥方劑。其技術方案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配置組成:前胡10-15,杏仁9,桑葉10-15,知母10-15,麥冬8-10,黃芩8-10,炙麻黃8-10,細辛8-10,射干8-10,生石膏20-25,五味子8-10,炙甘草8-10,法半夏8-10,銀花10-15,款冬花10-15,枇杷葉10-15,桔梗8-10,甘草4-6。該發明的效果:該發明的中藥配伍以宣肺化痰、平喘止咳、調治結合為目標,完全采用中藥配置,療效確切、穩定,治療周期短,治療成本低,毒副作用小。臨床證明其5-7天治愈率87%,有效率92%。申請號:00116549.6,發明名稱:治療哮喘的蟾衣復方,該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哮喘的蟾衣復方,它包括的組成成份為: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棗、蟾衣。該本發明治療哮喘具有療程短、療效高、基本無副作用的特點,十分適合哮喘病人使用。
哮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在治療上也還有使用不便,費用高,療效長,有一定副作用的缺點,而且嬰幼兒由于生理病理的特點有別于成人。例如:嬰幼兒毛細支氣管平滑肌發育尚未健全,小嬰兒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氣管痙攣外,主要是粘膜腫脹和分泌物堵塞,嬰兒支氣管壁缺乏彈力組織,軟管柔軟,呼氣時易受壓,造成氣體滯留,影響氣體交換。所以,現有的一些治療哮喘的西藥對嬰幼兒哮喘療效欠佳,而且由于嬰幼兒難以作到主動吸氣,故吸入療法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目前嬰幼兒哮喘還是西醫治療上的一個難題,有待深入研究解決?,F市售的桂龍咳喘膠囊、補腎防喘片主要適用于成人的寒哮和腎虛型。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專門針對兒童哮喘的中成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麻黃52.5-97.5份、射干58.45-108.55份、細辛11.55-21.45份、葶藶子52.5-97.5份、黃芩58.45-108.55份、款冬花58.45-108.55份、紫菀58.45-108.55份。
進一步優選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麻黃75份、射干83.5份、細辛16.5份、葶藶子75份、黃芩83.5份、款冬花83.5份、紫菀83.5份。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是由麻黃、射干、細辛、葶藶子、黃芩、紫菀、款冬花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制劑。
其中,所述的制劑是口服液、顆粒劑、片劑、膠囊劑、丸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所述的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a、稱取重量配比的原料藥:麻黃52.5-97.5份、射干58.45-108.55份、細辛11.55-21.45份、葶藶子52.5-97.5份、黃芩58.45-108.55份、款冬花58.45-108.55份、紫菀58.45-108.55份;
b、取細辛加水蒸餾,收集芳香水,蒸餾母液和藥渣備用;
c、紫菀加60-90%乙醇,回流提取,濾液回收乙醇備用,藥渣備用;
d、b、c步驟的細辛、紫菀藥渣與其余麻黃五味原料藥,加水煎煮,濾過,合并濾液、蒸餾母液,減壓濃縮,加20~60%乙醇,靜置,濾過,濾液回收乙醇;
e、將b步驟的芳香水、c步驟的乙醇提取物、d步驟的提取物混合,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制劑。
其中,c步驟所述的紫菀加80%乙醇回流提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909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