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9472.8 | 申請日: | 2010-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0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沈鴻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達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劉華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震 散射 成像 速度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地震散射P-P波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地震數據讀取到二維數組F中,同時將觀測系統參數加載到原始地震數據道頭中,并依據觀測系統和采集參數計算出散射點位置和坐標;
第二步:依據散射波時距雙曲線方程,在炮集上,固定t0i的情況下,任意選擇一個速度vk,該速度可以確定一條雙曲線軌跡,并沿該雙曲線軌跡對各炮檢距上的散射振幅進行疊加或相關,然后再對同一散射點的能量加權求和,便得到相應的平均振幅
式中:rj=tj/Δτ,Δτ為采樣率,tj為延遲時,m為地震記錄總道數,j為道序號(j=1,2……m),i為采樣點序號(i=1,2……n)。
依據下列公式,提取地震散射P-P波傳播速度。
散射P-P波時距雙曲線方程:
散射P-P波正常時差:
散射P-P波成像速度vP:
式中,j=1,2,…,m為地震道號,tji為延遲時間,z0i為散射點距地表視深度,vP為地震波傳播速度,Lj為炮散距,Xj為炮檢距。
當vk為準確的散射P-P波成像速度時,不同炮檢距地震道上的振幅同相疊加或相關,疊加振幅最大,沿不同速度定義的雙曲線軌跡計算疊加振幅就是對雙曲線軌跡上的地震道進行相關性度量,通過不同速度對應的疊加振幅;
第三步:制作速度譜。首先選定一系列雙程垂直旅行時間:
t01,t02,t03,Λ,t0i,Λt0n
對于每一個雙程散射時間t0i,再選定一系列的散射成像速度,對應關系為一對多:
v1,v2,v3,Λvk,ΛvM
t0i掃描時間和正常時差校正掃描速度應該包括所有旅行時間和可能的散射成像速度,計算每個網格點(t0i,vk)上的平均振幅以等值線的形式顯示出來,就得到了用于速度分析的速度譜。
為了使速度譜中的平均振幅更加穩定、突出,實際用時一般選擇以(t0i,vk)所定義的散射雙曲線為中心、寬度為一個子波長度為時窗,計算這個時窗內的平均能量或平均振幅,據此計算結果繪制速度譜。
常用的判別準則有如下幾種:
平均振幅能量準則
平均振幅準則
相似系數準則
式中,rji=tji/Δτ,Δτ為采樣率,tji為延遲時,N為信號延續時窗內的采樣點數,m為地震記錄總道數,j為道序號(j=1,2……m),i為采樣點序號(i=1,2……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947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擺桿式鎳始極片對中裝置
- 下一篇:改進型煙庫隨動板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