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叉燒肉的配比及制作工藝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188730.0 | 申請日: | 2010-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40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影 |
| 主分類號: | A23L1/311 | 分類號: | A23L1/311;A23L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叉燒 配比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食物的配比及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種叉燒肉的配比及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叉燒肉是一種以豬肉,雞肉或排骨制作而成的肉類食品,由于其特殊的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目前人們?yōu)榱撕唵畏奖悖际怯靡恍┈F(xiàn)成的醬料直接進行制作,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不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制約了其市場發(fā)展。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叉燒肉配比及制作工藝,用該配比及制作工藝制作出的叉燒肉更加美味營養(yǎng),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本發(fā)明的叉燒肉配比包括以下組分(以重量份數(shù)計):
精選豬肉:30-50,松肉粉:0.2-0.3,水:1-3,
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1-3,紅曲:0.02-0.07,蜜汁:2-10。
其中,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糖:2-4,????????味精:2-4,????鹽:3-4,
柱侯醬:1-3,????海鮮醬:1-3,??麻醬:2-3,
花生醬:1-2,????雞精:2-4,????沙姜粉:0.2-0.3,
五香粉:0.2-0.3,蠔油:0.2-0.4,腐乳:0.6-1。
其中,蜜汁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水:2-4,????糖:15-25,????檸檬酸:0.02-0.04。
一種叉燒肉的制作工藝,依次包括下列步驟:
①選料:精選健康,膘瘦比適當,衛(wèi)生狀況良好的新鮮優(yōu)質(zhì)豬肉為原料;
②配料:將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按比例調(diào)配,并將蜜汁調(diào)配成可掛勺的粥狀待用;
③拌料:將肉切成長100-150毫米寬30毫米,加入松肉粉及水調(diào)拌均勻腌制半小時,加入調(diào)配好的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拌勻,冷藏腌漬入味放置2-6小時;
④炭烤:取出腌制好的肉條,用紅曲上色后用竹簽穿串,用木炭大火均勻烘烤半小時,再依次用中火,小火均勻烘烤10分鐘;
⑤掛汁:出爐后在烤串表層掛上蜜汁即為成品。
本發(fā)明產(chǎn)品色澤為淺棕色,肉絲明顯,片形完整,厚度均勻,口感香嫩,具有叉燒肉特有風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例1
按照下列重量比準備原料:
叉燒肉配比包括以下組分(以重量份數(shù)計):
精選豬肉:40,松肉粉:0.2,水:2,
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1,紅曲:0.02,蜜汁:3。
其中,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糖:2,??味精:2,??鹽:3,
柱侯醬:1,??海鮮醬:1,麻醬:2,
花生醬:1,??雞精:2,??沙姜粉:0.2,
五香粉:0.2,蠔油:0.2,腐乳:0.6。
其中,蜜汁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水:2,??糖:15,??檸檬酸:0.02。
將上述原料按照①選料→②配料→③拌料→④炭烤→⑤掛汁的步驟進行加工制作,制作出的叉燒肉味道清淡,適合口味較淡的人食用。
例2
按照下列重量比準備原料:
叉燒肉配比包括以下組分(以重量份數(shù)計):
精選豬肉:40,松肉粉:0.3,水:3,
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1,紅曲:0.06,蜜汁:7。
其中,叉燒肉的配制添加醬料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糖:4,??????味精:4,????鹽:4,
柱侯醬:3,??海鮮醬:3,??麻醬:3,
花生醬:2,??雞精:4,????沙姜粉:0.3,
五香粉:0.3,蠔油:0.4,??腐乳:1。
其中,蜜汁的配比如下(以重量份數(shù)計):
水:4,??糖:25,??檸檬酸:0.04。
將上述原料按照①選料→②配料→③拌料→④炭烤→⑤掛汁的步驟進行加工制作,制作出的叉燒肉味道醇厚濃郁,適合口味較重的人食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影,未經(jīng)張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8730.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