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貴金屬復合帶的滾壓焊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8150.1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70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羽錦;李定;李迅波;曾志;王海東;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3K11/06 | 分類號: | B23K11/06;B23K1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貴金屬 復合 焊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帶材的生產設備,具體是指一種生產貴金屬復合帶的滾壓焊接裝置。
背景技術
貴金屬復合材料是一種新型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它是以銅、銅合金為基本,通過特殊的工藝的基體上嵌入或包口一層或多層銀、鉑及其合金。貴金屬復合帶材的應用范圍及其廣泛,在電子信息、計算機、汽車、航空航天、醫療設備等領域都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貴金屬復合材料主要用于各種電子元器件的制作,用它來取代整體貴金屬和電鍍件,可以有效地節約貴金屬用量,從面降低元器件的制造成本,提高元件的使用性能及壽命,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體的質量。
貴金屬復合帶的復合材料一般包括純銀、細晶銀、銀鎳、銀銅、銀氧化錫、銀氧化錫氧化銦、銀氧化鋅、銀氧化鎘等。復合帶經過后續滾扎和沖壓等工序可生產出適用于作各種開關、繼電器、連接器、電位器、微電機電刷、集電滑環、換向器、振動變流器以及插頭插座等電器元件的觸點。
目前這種貴金屬復合帶生產方法只能采用點焊焊接,這種方法既不能保證生產的質量,生產效率也很低。而目前的復合帶焊接設備無法對其生產的成品帶的焊接質量進行檢測,在生產過程中無法實時監控成品帶的焊接質量,無法及時發現焊接質量不合格的成品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實現連續焊接、保證焊接質量和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貴金屬復合帶的滾壓焊接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出一種生產貴金屬復合帶的滾壓焊接裝置,包括有卷料上料機構、平整機構、復帶上料盤,還包括有定位模具、滾壓焊接輪、焊接氣缸、牽引機構、卷料下料機構、焊接電源和IPC控制器,所述的卷料上料機構、平整機構、復帶上料盤、定位模具、滾壓焊接輪、牽引機構、卷料下料機構依序設置,焊接電源與IPC控制器連接,IPC控制器與焊接氣缸連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上設有基帶凹槽和復帶凹槽,定位模具上設有基帶凹槽和復帶凹槽,以便對基帶與復帶定位。
所述的定位模具的末端為楔形,定位模具的末端為楔形,這樣縮短了定位模具與焊接輪之間的距離,以便提高焊接精度。
所述的滾壓焊接輪為圓柱形這樣可以實現滾動接觸,其中上焊接輪與焊接氣缸連接,以便實現滾動加壓焊接。
所述的平整機構與定位模具之間設置有基帶導向機構,該基帶導向機構可以實現基帶傳輸的定位。
所述的滾壓焊接輪與牽引機構之間設置有質量在線檢測裝置,所述的質量在線檢測裝置包括CCD工業攝像機和計算機。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采用了滾壓焊接的生產方式,實現了貴金屬復合帶的長時間連續生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整個裝置為自動化機構,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3、通過控制焊接速度、焊接電流和焊接壓力可以很好調節焊接強度,能夠保證貴金屬的均勻焊接,提高了焊接質量。
4、由于采用了質量在線檢測機構,在生產的同時監測產品質量,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滾壓焊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滾壓焊接裝置中定位模具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滾壓焊接裝置中定位模具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滾壓焊接裝置生產的貴金屬復合帶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滾壓焊接裝置生產的貴金屬復合帶左視圖。
圖中:1卷料上料機構、2平整機構、3復帶上料盤、4基帶導向機構、5定位模具、6滾壓焊接輪、7焊接汽缸、8質量在線檢測機構、9牽引機構、10卷料下料機構、11焊接電源和IPC控制器、12基帶凹槽、13復帶凹槽、14基帶、15復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公開了一種生產貴金屬復合帶的滾壓焊接裝置的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裝置包括有卷料上料機構1、平整機構2、復帶上料盤3、定位模具5、滾壓焊接輪6、焊接氣缸7、牽引機構9、卷料下料機構10、焊接電源和IPC控制器11,所述的卷料上料機構1、平整機構2、復帶上料盤3、定位模具5、滾壓焊接輪6、牽引機構9、卷料下料機構10依序設置,焊接電源與IPC控制器11連接,IPC控制器11與焊接氣缸7連接。
所述的定位模具5上設有基帶凹槽12與復帶凹槽13以便對基帶14與復帶15定位,定位模具5的末端為楔形,這樣縮短了定位模具與焊接輪之間的距離,以便提高焊接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經東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81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