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西紅柿蚜蟲的配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5091.2 | 申請日: | 2010-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6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興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興鵬 |
| 主分類號: | A01N65/42 | 分類號: | A01N65/42;A01N65/36;A01N65/32;A01N65/20;A01N65/08;A01N65/0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00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何橋鎮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西紅柿 蚜蟲 配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蚜蟲的配制方法,特別是一種防治西紅柿蚜蟲的配制方法,屬于種植藥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西紅柿別名番茄、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報三元,果實營養豐富,具特殊風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醬、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國、蘇聯、意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產國,在歐、美洲的國家、中國和日本有大面積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護地設施栽培,中國各地普遍種植,栽培面積仍在繼續擴大。有蘋果青、粉紅甜肉、桔黃嘉辰等品種。夏季采收,洗凈鮮用,現在它是不少人餐桌上的美味。目前,西紅柿作為一種水果和蔬菜,已被科學家證明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成分,特別是西紅柿含有一種抗氧化劑——茄紅素,具有降低癌癥發病率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多種有益的化合物,它們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增強了西紅柿防癌的能力。西紅柿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A以及葉酸、鉀這些主要的營養素,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益。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霜霉病,角斑病,蚜蟲,白粉虱等。
目前,人們在防治西紅柿蚜蟲時,一般情況下都是采用高濃度的農藥噴殺,雖然防治效果很好,但西紅柿中殘留的農藥成分過高,對人體造成傷害,使人的身體易患各種病癥,因果實中殘留農藥過高易造成人體各機能的免疫能力下降,長期食用殘留農藥過高的西紅柿,更易隱患各種癌癥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防治蚜蟲效果好,原材料價格低廉,配伍簡單,配制方法中所含的各種有益微生物及有機肥還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西紅柿結出的個頭大,重量足。無任何農藥殘留的一種防治西紅柿蚜蟲的配制方法。克服現有采用高濃度的農藥噴殺,西紅柿中殘留的農藥成分過高,對人體造成傷害及果實中殘留農藥過高易造成人體各機能的免疫能力下降,長期食用殘留農藥過高的西紅柿,更易隱患各種癌癥發生的缺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西紅柿蚜蟲的配制方法,它是由:麥冬2000克、知母2000克、黃柏3000克、苦參5000克、松針5000克、赤芍6000克、車前子5000克、絲瓜葉莖粉5000克組成。
按比例取麥冬、知母、黃柏、苦參、松針、赤芍、車前子切碎,全部組合一起放入大鐵鍋內加入溫水300斤,大火熬煮70分鐘后過濾取藥液,然后加入絲瓜葉莖粉充分攪拌50分鐘即成本品。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藥方中的配藥物質全部使用天然的原材料,然后加上簡單的配制方法制作而成,含植物的藥劑噴或撒后,捕殺蚜蟲的藥劑會逐漸的散開,落到西紅柿葉面上,類似農藥的強烈味會迅速的擴散,形成一個整體的霧殺群,6分鐘后會將99%的蚜蟲全部殺死,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上述配制方法,配方及配制方法方便,原材料價格低廉,配料簡單,防治效果好,配制方法中所含的各種有益微生物及有機肥還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西紅柿結出的個頭大,重量足。克服了采用高濃度的農藥噴殺,雖然防治效果很好,但西紅柿中殘留的農藥成分過高及因果實中殘留農藥過高易造成人體各機能的免疫能力下降,長期食用殘留農藥過高的西紅柿,更易隱患各種癌癥發生的缺陷。
本發明中的麥冬、知母、黃柏、苦參、松針、赤芍、車前子、絲瓜葉莖粉均從市場購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麥冬2000克、知母2000克、黃柏3000克、苦參5000克、松針5000克、赤芍6000克、車前子5000克、絲瓜葉莖粉5000克組成。
配制方法:按比例取麥冬、知母、黃柏、苦參、松針、赤芍、車前子切碎,全部組合一起放入大鐵鍋內加入溫水300斤,大火熬煮70分鐘后過濾取藥液,然后加入絲瓜葉莖粉充分攪拌50分鐘即成本品。
使用方法:取藥液直接噴霧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興鵬,未經王興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50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