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視頻非對稱編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4200.9 | 申請日: | 2010-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17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邵楓;郁梅;蔣剛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11/04 | 分類號: | H04N11/04;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曉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視頻 對稱 編碼 方法 | ||
1.一種立體視頻非對稱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將外部立體視頻捕獲工具捕獲得到的未經處理的且顏色空間為YUV的立體視頻定義為原始立體視頻,在空域上該原始立體視頻包括左視點原始視頻和右視點原始視頻,左視點原始視頻主要由若干個幀組的左視點圖像組成,右視點原始視頻主要由若干個幀組的右視點圖像組成,其中,YUV顏色空間的三個分量的第1個分量為亮度分量并記為Y、第2個分量為第一色度分量并記為U及第3個分量為第二色度分量并記為V;
②從原始立體視頻中選取一幅左視點圖像的峰值信噪比與右視點圖像的峰值信噪比差值最小的立體圖像,將該立體圖像作為測試圖像;然后令測試圖像中的左視點圖像的質量不變,且測試圖像中的右視點圖像的質量變化,通過主觀實驗測定人眼可感知立體視覺變化時測試圖像中的左視點圖像的最小可辨變化值;
③首先任取一個編碼量化參數作為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根據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和最小可辨變化值,獲取一個值大于等于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的最佳的編碼量化參數作為右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然后根據設定的編碼預測結構,采用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在時域上以幀組為編碼單元對左視點原始視頻的各個幀組中的各個左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第一色度分量U和第二色度分量V分別進行編碼,得到左視點碼流,采用右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在時域上以幀組為編碼單元對右視點原始視頻的各個幀組中的各個右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進行編碼,得到右視點碼流;
④采用塊匹配法計算右視點原始視頻中每一時刻的右視點圖像和左視點原始視頻中對應時刻的左視點圖像之間的視差圖像,然后對每一時刻的視差圖像進行無失真熵編碼得到每一時刻的視差場碼流;
⑤根據設定的編碼預測結構逐幀輸出左視點碼流、右視點碼流及視差場碼流得到最終的編碼碼流,然后服務端通過網絡將最終的編碼碼流傳輸給用戶端;
⑥用戶端分別對服務端發送來的左視點碼流、右視點碼流和視差場碼流進行解碼,得到左視點的視頻數據、右視點的視頻數據和視差場信息;然后利用解碼得到的左視點的視頻數據、右視點的視頻數據和視差場信息,通過色度重構操作重構獲取解碼得到的右視點的視頻數據中各個時刻的右視點圖像的第一色度分量U和第二色度分量V。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體視頻非對稱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③的具體過程為:
③-1、任取一個編碼量化參數作為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并記為QP1;
③-2、根據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QP1,獲取多個值大于等于QP1且各不相同的編碼量化參數,并將這些編碼量化參數作為右視點圖像的候選的編碼量化參數,記為QP2′,QP2′=QP1+ΔQP,ΔQP∈[0,5];
③-3、根據設定的編碼預測結構,采用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QP1對左視點原始視頻的第1個幀組中的各個左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進行編碼,獲取左視點原始視頻的第1個幀組中的所有左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的峰值信噪比的平均值,記為PSNR1;
③-4、根據設定的編碼預測結構,分別采用各個候選的編碼量化參數對右視點原始視頻的第1個幀組中的各個右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進行編碼,分別獲取右視點原始視頻的第1個幀組中的所有右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的峰值信噪比的平均值,記為PSNR2;
③-5、分別計算PSNR1與各個PSNR2的差值,記為SUBPSNR,然后找出與最小可辨變化值的差值最小的SUBPSNR,再將找出的SUBPSNR對應的候選的編碼量化參數QP2′確定為右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并記為QP2;
③-6、根據設定的編碼預測結構,采用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QP1對左視點原始視頻的各個幀組中的各個左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第一色度分量U和第二色度分量V分別進行編碼,得到左視點碼流,采用右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QP2僅對右視點原始視頻的各個幀組中的各個右視點圖像的亮度分量Y進行編碼,得到右視點碼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立體視頻非對稱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③-1中左視點圖像的基本編碼量化參數QP1的值為[22,50]區間內的一個正整數。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立體視頻非對稱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④中對每一時刻的視差圖像進行無失真熵編碼過程中,采用CABAC無失真編碼技術進行編碼壓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420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