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3281.0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8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新;聶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業學院;武漢歐亞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H15/18 | 分類號: | C07H15/18;C07H1/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馬輝;潘杰 |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然 麥角 分離 純化 方法 | ||
1.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中藥密蒙花用乙醇水溶液進行提取,然后將密蒙花提取液進行濃縮至干品,即為麥角甾苷粗提物;
(2)、將麥角甾苷粗提物用甲醇溶解,然后通過裝有硅膠的層析柱,進行梯度洗脫,收集麥角甾苷洗脫物;
(3)、將上述洗脫物減壓濃縮至干品,得到麥角甾苷粗品;
(4)、將麥角甾苷粗品用水稀釋成澄清液,過濾,濾液通過裝行聚酰胺的層析柱吸附;達飽和吸附時停止上樣,用去離子水洗脫雜質,然后用質量百分數20-30%和35-80%醇水溶液分別進行解析,解析體積分別為2-4BV、1-8BV,收集35-80%醇洗脫物,減壓濃縮至無醇味,得到聚酰胺的層析洗脫物;
(5)、將聚酰胺的層析洗脫物通過裝有大孔樹脂的層析柱吸附;達飽和吸附時停止上樣,用去離子水洗脫雜質,然后用質量百分數20-30%,35-80%的醇進行解析,解析體積分別為1-3BV、3-8BV,收集35-80%的醇洗脫物,得到大孔樹脂的層析洗脫物;
(6)、將大孔樹脂的層析洗脫物濃縮至干品,得到高純度麥角甾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1)是將中藥密蒙花在溫度50-65℃的條件下用乙醇水溶液進行提取,乙醇水溶液的質量百分數為60-95%,密蒙花與乙醇水溶液質量比為1∶5-1∶20,提取2-4次,每次提取時間1-4h,合并提取液,在真空條件下,將密蒙花提取液進行濃縮至干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2)是將麥角甾苷粗提物用甲醇溶解為1mg/ml,按硅膠∶樣品的質量比為1∶1-4∶1拌樣,通過裝有層析用硅膠的層析柱,用質量比乙酸乙酯∶甲醇∶水為20-5∶1∶0.05進行梯度洗脫,控制洗脫流速為1BV/h,收集麥角甾苷洗脫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2)是將麥角甾苷粗提物用甲醇溶解為1mg/ml,按硅膠∶樣品的質量比為1∶1-4∶1拌樣,通過裝有層析用硅膠的層析柱,用質量比氯仿∶甲醇∶水為6-1∶1∶0.05進行梯度洗脫,控制洗脫流速為1BV/h,收集麥角甾苷洗脫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3)是將麥角甾苷洗脫物在真空度為0.05-0.1MPa溫度為50~80℃條件下減壓濃縮至干,得到麥角甾苷粗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4)是將麥角甾苷粗品用水稀釋成澄清液,過濾,濾液以上樣流速為0.5-3.0BV/h通過裝有聚酰胺的層析柱吸附;達飽和吸附時停止上樣,用1-3倍柱床體積的去離子水洗脫雜質,然后用質量百分數20-30%和35-80%醇水溶液進行解析,解析體積分別為2-4BV、3-8BV,將35-80%醇洗脫物,減壓濃縮至無醇味,得到聚酰胺的層析洗脫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步驟(5)是將聚酰胺的層析洗脫物以上樣流速為0.5-3.0BV/h通過裝有大孔樹脂的層析柱吸附;達飽和吸附時停止上樣,用1-3倍柱床體積的去離子水洗脫雜質,然后用質量百分數20-30%,35-80%的醇進行解析,解析體積分別為1-3BV、3-8BV,收集35-80%的醇洗脫物,得到大孔樹脂的層析洗脫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大孔樹脂分離純化時所用薄層層析板為硅膠G板,展開劑的質量比為氯仿∶甲醇∶水=3.5∶1∶0.0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然麥角甾苷的分離純化方法,其中在聚酰胺分離純化和大孔樹脂分離純化中,所述的醇為甲醇或乙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業學院;武漢歐亞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工業學院;武漢歐亞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328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