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2907.6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38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蔣建國;葉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賈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生活 垃圾 轉運站 污水 生化 調節 處理 工藝 | ||
1.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流程:
第一步:城市垃圾轉運站污水(1)首先流入生化調節池(2),進行厭氧反應,實現隔油、沉砂和降低有機負荷;
第二步:復合絮凝劑(10)溶解后,通過水射器噴嘴和喉管之間的真空抽吸作用將復合絮凝劑(10)吸入,同時注入經生化調節池(2)調節后的水中,混合后流入混凝沉淀池(3),除掉懸浮物及油脂,實現絮凝沉淀形成污泥,污泥使用重力排泥的方式,通過混凝沉淀池(3)上的污泥閥排出;
第三步:去除懸浮物及油脂后的水流入酸化池(4)后,向酸化池(4)投加硫酸亞鐵(14)溶液,并投加酸溶液(11),保證后續化學氧化作用所要求的pH值在2-4之間;
第四步:酸化后的水流入氧化池(5),向氧化池(5)投加氧化劑(12)進行氧化反應,氧化反應后硫酸亞鐵(14)被氧化為三價鐵,實現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氧化去除,消去污水色度及惡臭;
第五步:經氧化反應后的水流入中和池(6),并投加堿液(13)進行中和反應以調節pH值為7-8;
第六步:最后流入斜板沉淀池(7),使未反應完全的硫酸亞鐵(14)以及三價鐵發生沉淀,得到凈化后的水(8)并排入市政管網(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生化調節池(2)采用折流板形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復合絮凝劑(10)由占總重量90%的聚合氯化鋁和10%的聚丙烯酰胺配比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復合絮凝劑(10)按劑量400mg-600mg/L溶解后與經生化調節池(2)調節后的水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按0.05-0.08mol/L的劑量投加濃度為10%的硫酸亞鐵(14)溶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酸溶液(11)的成分為重量比10%稀硫酸或稀鹽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氧化劑(12)的成分為重量比27.5%雙氧水。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雙氧水與硫酸亞鐵(14)摩爾比例為1-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氧化池(5)中的水力停留時間2-4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污水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堿液(13)的成分為重量比10%氫氧化鈉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290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