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風險評估的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體系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1907.4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594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顧南峰;鄧雨榮;郭麗娟;劉輝;魯宗相;吳林林;朱重吉;謝植飚;周柯;趙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0 | 分類號: | G06Q10/00;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 地址: | 530023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風險 評估 變電 設備 狀態 檢修 體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變電設備狀態評價及決策領域,具體是基于風險評估的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體系。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系統內設備數量的快速增長,傳統的對輸變電設備狀態不做評估直接進行“一刀切”式的定期檢修模式因為檢修時間固定,存在檢修不足和檢修過剩的弊端。檢修不足,應修設備不能進行及時修理,造成輸變電設備故障率提高;檢修過剩,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費,過度檢修造成設備不可逆損傷使設備壽命減短,不必要的檢修加大設備故障風險。據此,固定的檢修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電網設備維修和經濟運行的發展需要。狀態檢修是一種動態的、根據設備實時狀態的一種檢修模式,能夠根據設備的投運前基礎信息、運行中信息、故障和事故情況、試驗(預試)數據、同類設備家族參考信息以及其它相關的信息以及實時在線監測數據診斷設備狀況,制定靈活檢修方式的一種維修方式,做到設備“應修必修,修必修好”,不僅可以大大地節約維修成本,而且可以減少因不必要的維修造成的設備故障,提高維修速度和維修質量,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和電網運行的經濟性。
現階段,國內電力系統用于狀態檢修工作中的決策系統只是把風險評估值作為制定檢修計劃的參考值,并沒有真正把其作為電力系統開展狀態檢修的必要環節;用于電力系統中設備的風險評估值并不是依據客觀的、有說服力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出而只是采用經驗值。因為缺少風險評估模型和定量的風險評估指標的精確數據,使得風險值依賴于評估者的個人經驗,得出的風險評估值因為個人主觀因素所占比重大容易因為個人經驗造成風險評估失效,造成維修不足或維修冗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套針對輸變電設備基于風險的狀態檢修管理體系,綜合衡量設備可靠性和經濟性,以提高維修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在保障設備可靠性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降低維修成本,提高系統運行的經濟性的基于風險評估的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體系。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基于風險評估的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體系,由軟件支撐模塊、設備信息收集模塊、設備狀態診斷評價模塊、設備風險評估分析模塊、設備檢修策略輔助決策模塊、評價與考核模塊共六個模塊組成,六個模塊依次連接、相互依托自下而上構成金字塔型決策流程。
1.軟件支撐模塊,為基于風險評估的狀態檢修理論的實現提供現實基礎,是用計算機實現基于風險評估的狀態檢修工作指導實際維修工作的前提。
2.設備信息收集模塊為整個系統的基礎,將接收到的數據信息經過分析、過濾、提取、轉換、分類存儲,形成所需格式的數據信息,為整個系統提供數據源。
3.設備狀態診斷評價模塊是整個系統中兩個核心模塊的其中一塊。其在信息收集模塊已收集到信息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已建立的設備故障診斷模型及設備狀態評價導則對設備實時運行狀態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風險評估基礎傳到風險評估分析模塊。
4.設備風險評估分析模塊是整個系統中兩個核心模塊的另一塊。該模塊在前模塊即狀態診斷模塊基礎上,通過設備安全風險模型和風險評估規程對設備風險值進行精細化計算,得出設備風險等級。
5.設備檢修策略輔助決策模塊。在前面得出的設備狀態評價結果和設備風險等級基礎上,綜合平衡安全性和經濟性對輸變電狀態檢修計劃進行決策。
6.評價與考核模塊對對安全風險評估體系的有效性、風險防范策略的適應性、工作目標實現程度、工作績效等進行評估,確定風險評估工作取得的成效。
上述軟件支撐模塊,為基于風險評估的狀態檢修理論的實現提供現實基礎,是用計算機實現基于風險評估的狀態檢修工作指導實際維修工作的前提。從進行狀態評價和風險評估到進行最后決策,整個過程不僅涉及電力系統中多個不同的系統,而且還牽涉到很多不同的工作部門和人員。無論是數據交互還是工作管理都需要利用現今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對整個決策工作進行輔助從而達到提高效率和正確率的目標。進行實用化的工程軟件,要求軟件界面友好,操作簡單,符合現場工作人員的操作習慣。軟件需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可擴充性,便于系統后續的開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未經廣西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19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