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鉆頭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181539.3 | 申請日: | 201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06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仕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仕清 |
| 主分類號: | E21B10/43 | 分類號: | E21B10/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21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鉆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鉆頭,該復合鉆頭用于礦山鉆孔放炮的掘進工作中。
目前,礦山掘進工作中鉆放炮孔使用的復合鉆頭由兩個或三個小鉆頭,每個小鉆頭上焊接硬度較高的刀頭如鎢鋼或硬質合金或金鋼石等刀頭,而刀頭的鉆削刃口一般為圓形,尖形或長方形刀頭,此類形狀的鉆頭在鉆孔時阻力大,鉆孔費力,擺動大,難于掌握鉆機,所切削下來的礦石顆粒大易擠壓鉆桿造成鉆機反轉傷人等事故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種新型的復合鉆頭為目的,該種刀具散熱效率高,節能效果好,壽命長,且在鉆削時切削為粉末狀易排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復合鉆頭,包括刀具頭,其特征在于,刀具頭一體地設置有多個小鉆頭,每個小鉆頭的切削鉆進部位焊接一硬度較高的刀頭,刀頭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為切削面,刀頭的頂部刃口為切削刃,切削面的底部向切削刃延伸的方向為進給方向,切削面的背面部即切削刃的后面部為后切削面,切削面的外側邊為副切削刃,副切削刃向后延伸為副切削面,刀頭的切削刃在切削方向上呈階梯狀并向切削面延伸使切削面也是階梯狀分布,為至少一級散熱臺,切削刃分解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切削刃在切削面向切削刃的進給方向上,切削刃呈階梯狀并向后切削面延伸,使后切削面也呈階梯狀分布為切削臺,切削刃分解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刃頭的切削刃在進給方向上有凹口刃,并向后延伸分布在后切削面上開口逐漸放大形成為凹槽,切削刃分解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切削刃在切削方向上有凹口刃,并向切削面延伸呈開口逐漸放大行成為凹槽,切削刃分解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是有階梯狀的切削刃和帶凹口刃的切削刃,組合而成的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切削刃為尖刃向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兩邊的切削刃至少一邊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切削刃為半圓形切削?刃,半圓形的切削刃開成復合式半圓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刀頭的切削刃為梯形切削刃,梯形切削刃至少一邊的切削刃為復合切削刃。
優選地在所述的復合鉆頭的小鉆頭上焊接的任意形狀的刀頭的任意形狀的切削刃至少一部分或全部為復合切削刃。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優點將通過結合附圖進行詳細的說明,在該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復合鉆頭的優選實施方式,在實施方式1-7中主要以具有兩個小鉆頭的刀具為例進行說明。在下面的說明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對其具體的說明。
實施方式1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復合鉆頭包括小鉆頭和刀頭,復合鉆頭上一體地設置至少兩個小鉆頭,每個小鉆頭上設置一朝向切削方向的刀頭3,每個刀頭3的朝向切削方向形成為副切削刃4,副切削刃4所在的朝向切削方向的面形成為切削面5,切削面5的背面側的面形成為后切削面6,在刃頭的頂面7上形成有一級臺階部71,二級臺階部72,三級臺階部73,每切削面5的交線形成切削刃8,切削刃8被臺階部7分解成一級切削刃81′、81,二級切削刃82,三級切削刃83,每級臺階的外周緣相對于刀頭3的外圓緣傾斜,所述切削面5與該臺階部7和刀具頭頂面6的交線形成有倒角面9,向內傾斜的一級臺階部71′和向外傾斜的一級臺階部71的交線形成頂刃10,鉆柄的中心處為水孔或氣孔,以小鉆頭2中心處向外傾斜的排屑槽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仕清,未經李仕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15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