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油污處理裝置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80334.3 | 申請日: | 2010-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44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品綸;施春咸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澤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趙楓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污 處理 裝置 工藝 | ||
1.一種去油污處理裝置,具有激化器(1)和水處理器(2),其特征是:水處理器(2)沿水流方向依次為填充有礦石的第一管(2-1)、第二管(2-2)、第三管(2-3)、第四管(2-4)及第五管(2-5);第一管(2-1)內填充有麥飯石,第二管內填充以含鐵為主橄欖石為主的火成巖,第三管(2-3)由上至下依次填充麥飯石、六角形礦石、橄欖石、六角形礦石、沸石、六角形礦石,第四管(2-4)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沸石、六角形礦石、電氣石、沸石、六角形礦石,第五管(2-5)內上層填充沸石,下層填充電氣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污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各類礦石采用合成土粘結成塊,各管成份質量百分比為:第一管中為80%的麥飯石、20%的合成土,第二管中為80%的橄欖石、20%的合成土,第三管中為20~25%的麥飯石、15~25%六角形礦石、15~20%的橄欖石、30~35%的沸石、15~20%的合成土,第四管中為30~35%的沸石、45~50%的電氣石、15~20%六角形礦石、5~10%的合成土,第五管中為40~45%的沸石、35~45%的電氣石、15~20%的合成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去油污處理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六角形礦石組份包括主要材料鑭、釔、花崗巖和沸石,次要材料電氣石,補充材料磁鐵、炭和銀。
4.一種去油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采用如下工藝步驟:
第一步驟:先經過激化器,通電產生30~40kHz之磁場,磁化后利用電磁轉換原理破壞氫鍵形成小分子團水;
第二步驟:第一管以麥飯石為主材料,當水分子團變小后自然活動力加大更容易在通過第一管的礦石做更完整的離子交換制造出軟水,讓水中含碳酸鈣比例降低;
第三步驟:在第二管,水經過軟化后通過上層以橄欖石為主成分段燒的礦石讓水進行電解或產生電離狀態,即形成H+和OH-,OH-與水混合形成H3O2-,下層沸石是經過多次段燒過程,以加強及將沸石活化,將水軟化,去除鈣、鎂、消除重金屬、微生物;
第四步驟:在第三管,水流流經麥飯石、六角形礦石、橄欖石、六角形礦石、沸石、六角形礦石,讓水分子極小化及軟化后再經過多重能場處理,生成高密度負離子,讓水的能場在重復運作下形成動態穩定平衡;
第五步驟:在第四管,水流流經沸石、六角形礦石、電氣石、沸石、六角形礦石,在能場處理完后再次經過離子交換過程,讓水中碳酸鈣去除更完全;
第六步驟:在第五管,水流流經沸石和電氣石,讓水分子通過遠紅外線波長與其形成共振,讓水將接觸油污的前一瞬間能保持穩定水分子團的高能及高負離子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澤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未經瑞澤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803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段式廢水處理回收系統
- 下一篇:共凝聚氣浮水質凈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