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金線吊葫蘆的人工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179641.X | 申請日: | 2010-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822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牟豪杰;董愛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愛蘭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專利事務所 33216 | 代理人: | 連壽金 |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線吊 葫蘆 人工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的人工栽培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金線吊葫蘆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金線吊葫蘆(Tetrastigma?hemsleyanum?Diels?et?Gilg)又名三葉青,是葡萄科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主要以塊根入藥,《本草綱目》稱其“三葉崖爬藤,性涼、味微甘、辛,清熱解毒、活血祛風”,全草均可入藥,是我國獨有的,極其稀少而珍貴的、具有神奇藥效而難得的中草藥。臨床用于小兒高熱、驚厥、腹痛、肺炎、哮喘、肝炎等癥。經現在醫學研究證明,其有效成分黃酮類物質,可作用于拓撲異構酶,抑制腫瘤的擴增,用于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這就使得市場對金線吊葫蘆的需要進一步加大。
金線吊葫蘆分布在我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區,因產地不同,其形狀、藥性均有所不同,其中浙江產的金線吊葫蘆生長出來的7只葫蘆呈金黃色的,大如鏈子,就藥性而言,屬上品。
由于金線吊葫蘆對于生長的環境要求非常奇特,僅分布在深山密林和懸崖峭壁的背陰面,上面要有散射光,旁邊要有細水滲出,下面要有樹葉覆蓋,常年氣溫保持在18℃左右,因此對人工種植環境要求高,藥用部分出產困難,同時由于環境的改變及毫無節制地狂采爛挖,只挖不種,因此野生資源逐漸減少,采收比較困難,光靠野生資源采收,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線吊葫蘆的人工栽培方法,給出一套金線吊葫蘆的人工栽培的實施步驟,可使浙江珍稀藥材金線吊葫蘆人工種植成功,對種植環境要求低,種植面積擴大快,藥用部分出產量高,操作簡單,管理容易,種植成本低。
一種金線吊葫蘆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驟:1)種植地的選擇:選擇海拔為200-800米,土壤顆粒度為2-5mm的山地背陰面進行種植;2)9-10月份間,對種植地進行深耕起壟,壟寬25cm,壟高30cm,耕前施發酵雞糞肥;3)將浙江本地品種金線吊葫蘆無病蟲害健康的一年生枝條剪成帶有2-3個節的莖段扦插于開耕好的壟上,并覆蓋5cm厚的稻草;4)翌年3月下旬,除去覆蓋的稻草,并追施人畜糞肥;5)每年的6-8月份搭建遮蔭棚,透光率為50%;6)從種植之日起第三年開始對金線吊葫蘆進行采掘;在步驟2)中,每畝施發酵雞糞肥10-15kg;在步驟4)中,每畝追施人畜糞肥20-25kg。
如選擇山地陽面或山下、土壤顆粒度小的種植地,搭棚時間過長,施肥復合肥都會影響三葉青的生長及降低產量。
①選擇土壤顆粒度2-5mm的陽面山地進行深耕起壟,壟寬為25cm,壟高為30cm,耕前施足發酵雞糞肥,將浙江產的金線吊葫蘆無病蟲害健康的一年生枝條剪成帶有2-3個節的莖段扦插于開耕好的壟上,并覆蓋5cm厚的遮蔭稻草;翌年3月下旬,除去覆蓋的稻草,并追施人畜糞肥;每年的5-10月份搭建遮蔭棚,透光率為50%,從種植之日起第三年開始對金線吊葫蘆進行采掘。按此方法種植,夏季遮蔭成本高,金線吊葫蘆在夏季生長較弱,地下藥用部分每株可結十余個,但單個鮮重3g以上的藥用部分數量較少。
②選擇土壤顆粒度0.2-2mm的陽面山地進行深耕起壟,壟寬為25cm,壟高為30cm,耕前施足發酵雞糞肥,將浙江產的金線吊葫蘆無病蟲害健康的一年生枝條剪成帶有2-3個節的莖段扦插于開耕好的壟上,并覆蓋5cm厚的遮蔭稻草;翌年3月下旬,除去覆蓋的稻草,并每畝追施人畜糞肥;每年的5-10月份搭建遮蔭棚,透光率為50%,從種植之日起第三年開始對金線吊葫蘆進行采掘。按此方法種植,夏季遮蔭成本高,金線吊葫蘆在夏季生長較弱,地下藥用部分顆粒細長,每株不足十個,單個鮮重3g以上的藥用部分數量較少。
③選擇在山下地進行深耕起壟,壟寬為25cm,壟高為30cm,耕前施足發酵雞糞肥,將浙江產的金線吊葫蘆無病蟲害健康的一年生枝條剪成帶有2-3個節的莖段扦插于開耕好的壟上,并覆蓋5cm厚的遮蔭稻草;翌年3月下旬,除去覆蓋的稻草,并追施人畜糞肥;每年的5-10月份搭建遮蔭棚,透光率為50%,從種植之日起第三年開始對金線吊葫蘆進行采掘。按此方法種植,夏季遮蔭成本高,金線吊葫蘆生長較為旺盛,但地下藥用部分顆粒小,數量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愛蘭,未經董愛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17964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